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4月114例3个月~8岁轻症肺炎患儿。114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男58例,女46例;年龄3个月-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小儿轻症肺炎诊断标准,且为明确或疑为细菌感染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曲鬓、听会、耳门、翳风为主穴及双侧血海、足窍阴、太冲穴为配穴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压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哮喘具有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用量小、不良反应轻而少、使用方便、长期规律用药不产生激素依赖、停药后无反跳等优点,因而在哮喘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相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ICS的局部不良反应常被认为是少见的小问题。但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局部不良反应常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ICS局部不良反应也应重视。现将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头昏、乏力1个月于2005年8月10日就诊。查体:T36.5℃,P72次/分,R17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贫血貌,皮肤黏膜略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口唇略苍白,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基于纳剂量学模型(LNDM)的治疗计划中, 应用日本国立放射线综合医学研究所(NIRS)积累的临床经验, 验证γ分析方法在LNDM和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间处方剂量转换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源的多种射线放疗计划设计平台matRad, 采用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MKM和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进行比较, 得到不同模型的转换因子。通过水模体研究靶体形状及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处方剂量和照射方式对模型转换因子的影响, 并采用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对转换因子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模型转换因子与靶体形状无关, 与照射方式有关。在单野照射条件下, 其与靶体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及处方剂量成正相关。并且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成功验证了转换因子, 其基于MKM和LNDM的治疗计划所生成的物理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2%/2 mm)分别为92.79%和91.19%。结论本文所计算的转换因子(f=DLNDM/DMKM)可用于指导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设计时处方剂量的设置。γ分析可用于不同模型处方剂量间的转换研究。  相似文献   
6.
乳头皲裂为哺乳期妇女常见,其症状表现为乳头裂口,疼痛或少量流血和渗液,严重者影响哺乳和睡眠,用此方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药物制剂及用法:取白及干品适量,捣烂研细过筛装瓶备用,用时取白及粉和猪油(用微火化开),取适量调成膏状,涂于患处,每天3~4次。流血、渗液多者可干撒白及粉,待渗出减少后再涂膏,一般3~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CPCR)是急救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抢救方法的不断改进,使抢救成功率不断地提高。我院急诊科自1997-01/1999-12按新的方案抢救,使抢救成功率由原来的32%提高到49%,现将抢救成功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基于纳剂量学模型(LNDM)的治疗计划中,应用日本国立放射线综合医学研究所(NIRS)积累的临床经验,验证γ分析方法在LNDM和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间处方剂量转换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源的多种射线放疗计划设计平台matRad,采用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MKM和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进行比较,得到不同模型的转换因子。通过水模体研究靶体形状及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处方剂量和照射方式对模型转换因子的影响,并采用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对转换因子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模型转换因子与靶体形状无关,与照射方式有关。在单野照射条件下,其与靶体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及处方剂量成正相关。并且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成功验证了转换因子,其基于MKM和LNDM的治疗计划所生成的物理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2%/2 mm)分别为92.79%和91.19%。结论本文所计算的转换因子(f=D_(LNDM)/D_(MKM))可用于指导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设计时处方剂量的设置。γ分析可用于不同模型处方剂量间的转换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气管受压甲状腺手术后外科呼吸危象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气管受压、软化的甲状腺切除术病例,包括巨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癌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随访1~4年。结果预防措施包括麻醉选择、气道管理及手术处理。全部病例选择全麻,2例出现术后呼吸危象征兆,行紧急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预防性气管切开2例,姑息性气管切开1例,气管悬吊9例,甲状腺峡部切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现象。结论通过术前检查及术中判断,对气管受压后甲状腺切除术在麻醉、气道管理及手术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呼吸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