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变应性鼻炎神经肽与肥大细胞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辣椒素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变应性鼻炎中神经肽与肥大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和辣椒素治疗组,每组各10只。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免疫,继之鼻腔局部免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并进行辣椒素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取各组动物的鼻黏膜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并比较肥大细胞在各组之间的差异,观察P物质(SP)在鼻黏膜中分布密度的差异。结果:变应性鼻炎组肥大细胞计数大于自然对照组(P<0.01)。辣椒素治疗组肥大细胞少见,低于变应性鼻炎组(P<0.01);SP的表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P<0.01),但与自然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SP的表达与肥大细胞浸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8252,P<0.05)。结论:辣椒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模型可有效减少肥大细胞的浸润,使SP表达减少,各种过敏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30只6~8周大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AR)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取鼻黏膜石蜡切片后进行HE常规染色和SP纤维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和神经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AR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自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治疗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少见,与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的表达显著性地低于AR组(P〈0.01);但与自然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SP的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92,P〈0.05)。结论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浸润和SP纤维的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激素能同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SP纤维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重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8周来院检查盆底功能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妇,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4000g者100例(研究组),2500g~<3500g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情况,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试结果,盆底肌电评估结果及盆底超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孕前BMI、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撕裂率、会阴侧切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b、Aa点、Ba点、C点、D点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SUI发生率(53%、9%、33%),均高于对照组(33%、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电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前静息值、后静息值、快肌收缩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机制复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研究需要目前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本文就动物的选取,变应原的选择,致敏的方法,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机制复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研究需要目前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本文就动物的选取,变应原的选择,致敏的方法,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以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限制为2000年1月至2021年9月。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最终纳入11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 5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789例、透明质酸治疗793例,使用改良Jadad评分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4分以上高质量文献8篇,3分低质量文献3篇,文献质量较好,数据的可靠性较高。(2)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后Lequesne评分在3个月(MD=2.01,95%CI:1.58,2.63,P=0.02)、6个月(MD=1.43,95%CI:1.06,1.81,P<0.00001),WOMAC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MD=4.66,95%CI:2.18,7.13,P=0.0002)优于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组V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