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下鼻甲前后径长,横径短,在粘膜下剥离隧道时,因术野不清,容易造成粘膜撕裂,使手术难度较大。近年来,我科应用鼻内窥镜做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粘合,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该手术团术野清,剥离准确、充分,能保留正常粘膜功能,术后无填塞压迫的痛苦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方法:2%地卡因鼻腔粘膜表面麻醉,1.0%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做粘膜浸润麻醉。在下鼻甲前端行纵形切口,长约0.7cm,深至骨膜,用剥离于剥离前端,插入鼻内窥镜,在监视器下准确、充分地沿下鼻甲骨表面剥离至后端,…  相似文献   
2.
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治疗结果。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问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病变范围、手术方式与复发的关系。结果:60例中局部复发7例。根据NIP分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的复发率分别为6.9%(2/29),22.2%(4/18)和1/2。内镜术后复发3例,鼻侧切开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分别为15.0%(3/20)和25.0%(2/8)。结论:病变范围越小,手术效果越好。内镜手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对广泛病变鼻侧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改良鼻侧切开术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最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我科1999~2002年收治5例眶底爆折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眶进路用T—J骨水泥行眶底修复术,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6~15岁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屈光度变化与视功能中相应眼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屈光不正患者75例(150眼),年龄6~15岁.首先在自然光线小瞳孔状态下,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检查,在最正球镜之最佳视力(MPMVA)度数基础上进行调节功能及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负相对性调节(NRA)/正相对性调节(PRA)、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调节性集合/调节(AC/A).而后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散瞳后进行二次屈光检查.按照散瞳前后屈光度变化值分组,有变化组是指球镜或散光差异≥0.50 D,共29例;无变化组是指球镜或散光差异≤0.25 D,共46例.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散瞳前后有变化组球镜度的中位数为-1.75 D,小于无变化组(-2.5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8,P<0.01);NRA在有变化组为(1.72±0.48)D,小于无变化组的(2.27±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9,P<0.01); BCC在有变化组为(-0.09±0.60)D,小于无变化组的(0.31±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5,P<0.01);PRA在有变化组平均为(-2.14±1.35)D,大于无变化组(-1.63±0.76)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及AC/A和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A与散瞳前后屈光度变化的等效球镜度呈负相关(r=-0.393,P<0.01).结论 6~15岁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中,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变化与年龄、性别、散光度数及AC/A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与视功能参数中的NR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2019年5月发生于驻疆某训练基地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荧光实时(Real-time)PCR法检测病原。结果该基地食堂就餐150人中,共发病14例、罹患率为9.33%;病人主要症状以腹泻为主,伴有轻度恶心和呕吐;14份病例粪便或肛试子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10份和A组轮状病毒核酸阳性11份。结论此次疫情是一起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经采取隔离、食品卫生学及健康教育等处置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0岁,以鼻面部疼痛5d为主诉收入院。平素体健,5d前右侧鼻翼出现丘状隆起,因多次挤压出现上唇面颊部红肿,压痛阳性,伴有低热。诊断为鼻疖并发面颊蜂窝组织炎,给予抗炎治疗。次日出现高热、头痛,T40~41℃,神志淡漠、嗜睡,患侧眼睑、结膜及视神经乳头无水肿。入院第3天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9岁.5年前出现右鼻塞、流涕,逐渐加重,近2年来伴头痛、口干、右眼球突出、视力下降,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体检:右面部略膨隆、右眼球突出、运动无受限,右上颌窦内侧壁内移,右鼻腔闭塞,鼻中隔受压左偏,张口无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