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手术加术后放疗对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耳部瘢痕疙瘩患者30例(39耳),全部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隔日一次,共5次,每次放射剂量3Gy,总剂量15Gy。结果治疗结束后1年,39侧患耳中治愈32耳(82.1%),有效3耳(7.7%),总有效率为89.7%,有4耳复发,复发率10.3%;至目前已平均随访37.3月,有11耳复发,复发率28.2%,复发的平均发生时间为19.7月。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对耳部瘢痕疙瘩的近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不容乐观;对耳部瘢痕疙瘩的随访时间应至少在2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游离空肠复合体的构建技术,以期解决游离空肠移植重建长段气管术后肠腺分泌的问题。 方法 选择10只杂种犬,制备去上皮游离空肠段,将剪成合适大小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于游离空肠基底膜表面,并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支撑固定,将构建好的复合体移至腹膜外与腹部皮肤之间,分别于术后7 d、14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取出,查看复合体的生长情况。 结果 10只实验犬中,有1只因肠粘连和伤口感染死亡而未能完成实验,余9只实验犬术后存活良好。术后7 d、14 d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在游离空肠内表面均见有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分,表面黏膜层可见部分鳞状上皮化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肉眼和病理检查均未再发现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分,游离空肠内表面几乎全部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 结论 合适大小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在去上皮游离空肠内表面,可以促进游离空肠内表面的鳞状上皮化生,抑制肠腺分泌。覆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很好的对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去上皮游离空肠复合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 CM)是耳蜗受到声音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交流电位变化。早在8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CM的存在,只是由于受设备条件等的限制,人体记录一直有难度,故一直以来都仅限于动物实验。近年来,随着记录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尤其是CM测试、提取软件的开发, CM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对CM的来源、记录方式及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母亲尿碘与新生儿尿碘及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695例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母亲和新生儿尿液检测尿碘,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检测TSH。结果 695例母亲的尿碘中位数为212.9μg/L,239例(34.39%)母亲尿碘149μg/L为碘缺乏,143例(20.58%)母亲尿碘在150~249μg/L间为碘适量,163例(23.45%)母亲尿碘在250~499μg/L间为碘超足量,150例(21.58%)母亲尿碘≥500μg/L为碘过量;新生儿尿碘中位数为345.7μg/L;母亲尿碘水平与其新生儿尿碘呈正相关(r_s=0.576,P?0.001);新生儿TSH为(3.24±1.75)m IU/L,其中88例(12.66%)TSH5 m IU/L;母亲碘缺乏及碘过量的新生儿的TSH水平及TSH5 m IU/L的比例均高于母亲碘适量或碘超足量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中母亲总体处于碘适量水平,但仍有较高比例的碘缺乏或碘过量;母亲尿碘水平与新生儿尿碘水平密切相关;碘缺乏或碘过量母亲生育高TSH新生儿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BMP-7在39例耳部瘢痕疙瘩、20例耳部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耳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和BMP-7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耳部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相比,MCP-1在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性上调(P<0.01),而BMP-7的表达呈显著性下调(P<0.01),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54,P<0.01)。结论 MCP-1的过度表达和BMP-7的表达下调共同参与了耳部瘢痕疙瘩的纤维化病理过程;BMP-7是一个极有前途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使用表面电极记录成人短纯音诱发的耳蜗微音电位(CM)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加拿大vivosonic integrity TM V500听性诱发电位诊断系统,对34例听力正常成年人共68耳使用表面电极进行短纯音CM检测,每次检测后均夹闭声管再次检测以辨别伪迹,分别统计34例受试者68耳500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诱发的CM检出率,并与理论检出率(10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上述测试方法可记录到清晰可靠的CM波形;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检出率分别为100%、100%及86.76%,经X2检验,与理论检出率(100%)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411,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表面电极记录成人短纯音CM的检测方法真实可靠、重复性佳,尤其适用于检测500Hz、1000 Hz短纯音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伴眩晕以及体位试验的结果分为三组:突发性聋伴BPPV组(13例)、突发性聋伴非BPPV眩晕组(27例)、突发性聋不伴眩晕组(65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情况。结果突发性聋伴BPPV组与突发性聋伴非BPPV眩晕组听力损失较突发性聋不伴眩晕组重,且预后相对较差。结论 BPPV是突发性聋的不良预后因素,耳石手法复位对BPPV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耳部瘢痕疙瘩的形态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所有采用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瘢痕疙瘩的位置、大小、有无窦道以及表面皮肤是否正常等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半年每3~4周复诊1次,之后每3个月复诊一次,对有复发倾向者及时补充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21例复发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随访15~62月,单侧19例,双侧2例。有11例患者(11耳)可见窦道,采用联合窦道完全切除瘢痕组织术,术后耳廓外形都基本恢复正常,且均治愈,治愈率达100%;8例患者(10耳)瘢痕疙瘩体积较大、表面皮肤正常,采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术,结果治愈4例(5耳),治愈率50%,有效1例(1耳),总有效率60.0%,复发3例(4耳),复发率40.0%;2例患者(2耳)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异常、瘢痕化,采用瘢痕疙瘩切除及耳后游离皮瓣修复术,结果治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根据复发性耳部瘢痕疙瘩的形态特征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