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1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腔镜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并对全组病例随访1年余.结果 腔镜下完成手术10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2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10~4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具有手术彻底和美容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EPI)或比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探讨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160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的3周方案,术前化疗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RR)为90%(144/1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为26%(41/160),临床部分缓解(PR)为64%(103/160),疾病稳定(SD)为8%(13/160),疾病进展(PD)为2%(3/160).术后病理完伞缓解(pCR)为7%(11/160),原发病灶完全缓解(tpCR)为2%(1.3/16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临床疗效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化疗周期有关.肿瘤体积小临床缓解率高,临床分期早肿瘤缓解率高,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缓解率高,化疗3周期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2周期,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可以接受.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5例36侧颈动脉体瘤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动脉体瘤单纯剥离20例(21侧),颈动脉体瘤及颈外动脉切除3例,肿瘤及颈内动脉切除颈外替代颈内动脉2例,动脉对端吻合2例,血管移植6例,补片修复1例,动脉结扎1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12例采用冰帽头部局部低温。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8%,术后发生霍纳综合征2例,迷走神经、面神经下颌支及喉上神经损伤各1例。29例随访1-25年,全部随访患者没有复发。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失访。结论: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方法,延误反使手术增加困难。脑保护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完整的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8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良性2例,交界性2例,恶性4例,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1岁。肿块最大径平均6.6cm(3~38cm)。4例有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病史,4例曾接受2~3次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2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1例胸壁复发的巨大肿瘤行皮肤与肋骨的全层切除、背阔肌-侧胸-腹直肌跨区皮瓣转移修复,1例在20个月内做过5次手术。随访3~72个月,8例患者均生存,其中2例分别于首次手术后8和21个月出现肺转移。回顾分析提示,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易局部复发,保证切缘阴性的局部扩大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合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兔胃,肝血管TH胶栓塞后周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TH胶栓塞血管后引起的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对兔胃,肝静脉栓塞后,分别于24h,48h,72h1周2周处死,对动物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血管栓塞后局部血流停滞,淤血,缺氧,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及炎症,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内纤维组织及肝细胞的结节性增生,胃粘膜出血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但这些损害较为局限,多可自行愈合,结论;提示在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应严格掌握TH胶用量,控制栓塞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TH胶(含显影剂的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手术技巧,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1986-2000行该术式治疗的136例门脉高压症患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栓塞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术后1a再出血率1.0%(1/97),3,5,7a再出血率分别为6.2%(6/97),16.0%(16/97)和21.1%(21/97),与传统断流术相比有显下降(P<0.01)。结论 应用TH胶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手术较安全,创伤小,止血彻底,再出血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 ,不经分离 ,直接测定无干扰。溶剂为 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及 0 .1mol·L-1盐酸溶液 ,检测波长为 2 83nm。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 3~ 15 μg·ml-1,回归方程△A =0 .0 4 4 4C - 0 .0 0 13,r =1.0 0 0 ,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 10 0 .9%、0 .4 5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情极危重的急腹症,临床医生常因对本病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是该病治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指出对有心脏及动脉硬化病史,突发剧裂腹痛,持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同时伴有胃肠道出血,应视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早期征兆,在23例的手术治疗中,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部分小肠切除5例,坏死肠襻切除18例,10例痊愈,围手术期死亡13例,死亡率57%,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虽然危重,但并非不能治疗,只要对本病有足够的警惕和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导管周围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乳腺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晕周围肿块者45例,其中8例伴有乳头内陷,在病理诊断之前均未作出明确诊断,均经手术治愈。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导管瘘者54例,其中30例伴有乳头内陷,经1期手术治愈48例,伴有乳头内陷者同时做乳头内陷矫正。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脓肿者9例,其中急性脓肿5例,切开引流,2期手术治愈;乳晕旁慢性脓肿4例,1期病灶清除治愈。结论导管周围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晕周围肿块、乳晕周围脓肿、乳腺导管瘘。其中以乳腺肿块为临床表现者,在病理诊断之前难以作出准确诊断,术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可由脱落的栓子或动脉自身的病变发生血栓所致。急性肠道缺血可造成大面积的肠管坏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加之该病病人多数伴有各种较为严重的内科心血管疾病,因此病死率极高。病死率统计报告各不相同,大约在57%-100%。SMAE的预后,还取决于动脉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其次还与病人原有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到手术探查的时间等因素有关。由于近年来对本病的警惕性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及早诊断、早期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