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院2003—03~2005—09电子鼻咽纤维喉镜检查2726例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150g例,女1217例,年龄3~79岁。其中取活检451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认为恶性肿瘤235例,阳性率52.1%。直接在鼻咽纤维喉镜下手术52g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3岁.左鼻前庭包块10余年,鼻塞3 d于2010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发现左侧前鼻孔上部有一新生物,约玉米粒大小,无疼痛及肿胀,无鼻腔异常分泌物,起病初新生物呈进行性生长,曾生长至鼻腔外.在当地诊所剪除部分新生物,发现新生物内有黄色分泌物,出血不多,未予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行浸润毕罗芬喷剂明胶海绵填塞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12例筛窦病变为主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3个组,浸润糠酸莫米松明胶海绵术中填塞+生理海水术后术腔冲洗(A组);浸润糠酸莫米松明胶海绵术中填塞+毕罗芬喷剂术后术腔冲洗(B组);浸润毕罗芬喷剂明胶海绵术中填塞+毕罗芬喷剂术后术腔冲洗(C组)。手术前及术后第2、4、8、12周随访时分别采集症状的SNOT-22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囊泡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情况,比较3个组之间在手术前后主、客观评分的差异,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共有93例患者完成实验规定的3个月的术后随访。主观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但术后各随访节点3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观内镜评估于术后第2、4、8、1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呈A>B=C的趋势;客观免疫组化结果VEGF表达含量逐渐减少,在随访1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A>B=C的趋势。结论 浸润糠酸莫米松明胶海绵术中填塞...  相似文献   
4.
<正>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采用加味玉屏风汤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5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①入选标准:参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相似文献   
5.
肿瘤发生根本原因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紊乱.Skp2能够特异性结合磷酸化的蛋白,使肿瘤细胞G-S期调控发生紊乱.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kp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诊断鼻咽癌(NPC)中的价值。方法采集60例NPC患者及100例健康者手指血涂片,瑞氏染色后进行分析。结果 NPC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对NPC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视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2005年6月,本科门诊在电视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患13例,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结合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鼻腔血管瘤患者手术摘除血管瘤,并对其残体及基底部行微波热凝.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未见肿瘤组织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结合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是治疗该病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鼻腔血管瘤患者手术摘除血管瘤,并对其残体及基底部行微波热凝。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未见肿瘤组织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结合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是治疗该病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表现为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其中以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最为多见,为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约占周围性面瘫患者总数的80%。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间,对24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采取药物结合穴位注射及微波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共选取在本科接受治疗的贝尔氏面瘫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因外伤、肿瘤压迫、代谢障碍或中毒等因素而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3~61岁,平均38.2岁;病程1~30d,平均4.5d;右侧面瘫19例,左侧面瘫2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