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序列治疗后复发原因及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病例为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门诊序列治疗后复发的35例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患者。所有病例在序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布地奈德混悬液滴鼻2周。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评估方法根据Bitar MA的家长问卷获得,不论有效与否停用滴鼻治疗,继续使用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以及维生素D钙咀嚼片治疗,2周再评估,若无效,再考虑行手术治疗。结果同期治疗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1355例,随访1年以评估远期疗效,35例在序列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复发时间为3个月~1年,复发率为2.583%(35/1355),复发原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5例,占100%(35/35);营养不良30例,占85.00%(30/35)。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0.00%(28/35);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1.40%(32/35);本组病例有3例行腺样体伴扁桃体切除术,手术后痊愈。结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序列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可以进行再治疗,效果不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NHL的CT表现。结果:24例中16例位于单侧,8例累及双侧。原发于鼻前庭2例、鼻腔6例、鼻窦9例、鼻腔鼻窦7例。病灶肿块表现15例,浸润表现9例。24例中22例病灶密度相对均匀,2病灶密度相对不均,增强后部分强化。原发于鼻腔的淋巴瘤1例见骨质破坏,原发于鼻窦和鼻腔鼻窦的有6例见骨质破坏;常累及邻近结构。结论:鼻腔鼻窦NHL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征象,但有一些相对特异性征象有助于鼻腔鼻窦NHL的诊断。根据CT的相对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有助于及时诊断该类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48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小咽瘘(直径≤1 cm)28例、中咽瘘(直径1~2 cm)12例、大咽瘘(直径≥2 cm)8例,邻近气管或喉的咽瘘40例,合并基础疾病者42例;31例行清创、换药治疗,3例行局部滑行皮瓣修复、2例行局部桥型皮瓣修复、12例行胸大肌皮瓣修复.结果 48例患者咽瘘均成功修复.12例胸大肌皮瓣修复的病例中,有2例胸大肌皮瓣部分坏死、1例大部分坏死,皆不影响咽瘘的成功修复.结论 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患者因咽瘘部位、大小及患者全身情况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咽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s,PTLs)的CT影像学特征,最大限度提高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自2007年~2012年5月,手术探查并经病理证实的PTLs患者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诊断.结果:9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呈单发结节型2例,多结节型2例,弥漫肿大型5例.CT平扫示单结节型、弥漫肿大型病灶皆呈均匀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强化不明显,病灶密度仍呈均匀改变,病灶边缘可见残存的强化的甲状腺组织.CT平扫示多结节型病灶密度均匀,有多个低密度区;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甲状腺淋巴瘤的CT特征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对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颈胸增强CT和CT血管造影(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评估手术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累及颈根部肿物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变24例,恶性肿瘤27例.术前均行增强CT和(或)CTA检查,了解肿瘤和(或)复发灶或转移灶与颈根的无名动静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两侧黏膜完整为甲组;90例患者术后黏膜完整,行一侧近鼻底处鼻中隔黏膜水平贯穿切开,长约1 cm,本研究称之为黏膜辅助切口为乙组;40例患者术后一侧或两侧鼻中隔黏膜有不对称破损为丙组。术后3组均予膨胀海绵填塞。结果甲组患者出现鼻中隔血肿5例,乙组和丙组患者皆未出现鼻中隔血肿,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3组之间的鼻中隔血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07,P<0.05)。结论对于术后两侧鼻中隔黏膜完整的患者,鼻中隔矫正后行一侧鼻中隔黏膜切开能有效预防鼻中隔术后鼻中隔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移性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SPT)和非转移性SPT组织中MLH1蛋白表达及MLH1基因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探讨MLH1基因甲基化与SPT发生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转移性SPT患者12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 中位年龄47岁, 年龄范围21~73岁。筛选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库中诊断明确、病史清晰、随访资料完整的非转移性SPT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 中位年龄42岁, 年龄范围34~69岁。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资料等临床资料。取病理组织蜡块分别检测MLH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MLH1基因的甲基化。结果两组SPT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转移性SPT患者中, 转移至肝脏4例, 脾脏2例, 肺2例, 淋巴结内2例, 纵隔1例, 骶骨1例。与非转移性SPT组织中MLH1蛋白缺失率0(0/30)比较, 转移性胰腺病灶(转移性SPT-P)和转移灶(转移性SPT-M)中MLH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