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1篇
药学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ions,TEOAE)对正常新生儿高危新生儿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F-Ⅰ型耳声发射接受器与CompactAuditoryTIP-300电反应测听仪联合记录,对20名正常新生儿及36名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进行TEOAE和ABR测试。结果HIE患儿TEOAE多表现为阈值升高或波缺失,TEAOE能否出现与ABR之V波阈值密切相关,重度HIE的TEOAE出波率较轻度者明显减低。结论TEOAE可早期发现缺氧等高危因素所致听力损伤,因此有可能成为早期监测新生儿及高危儿听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79年用Madsen—Zo73型声阻抗仪和附设之x-y记录器对耳镜检查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的91例进行了声阻抗测定,现将资料完整的106耳进行报导。并对鼓室图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并对其诊断、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等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作者总结了经组织学证实的60例Wegener氏肉芽肿病例,其中27例(45%)发现耳部已被侵犯,表现为活动的或静止的中耳病变,绝大部份呈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浆液性中耳炎。 Wegener氏肉芽肿病患者耳部受累可以是原发性,亦可为继发性,其所并发的浆液性中耳炎是因鼻腔感染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一般的抗炎、脱敏治疗无效,多需长期或反复行鼓室插管,只有待鼻部症状得到控制、咽鼓管功能恢复后耳部症状才能好转,它还能遗留粘连性中耳炎和鼓室硬化,但因咽鼓管不良不宜手术治疗。少数浆液性中耳炎可继发感染成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作者们认为如药物不能控制感染需行乳突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尽管肺部恶性病变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切除技术皆有不少改进,但预后仍差,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因此,期望内腔镜检查能起到早期确诊和提高存活率的作用。自从创制纤维支气管镜后,确实增进了肺癌的早期确诊率。作者们给疑为肺部恶性病变之200例(男168例,女32例;年龄26—82岁)病人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适应症和检查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渗出性中耳炎为婴幼儿童多发病,因其发病隐匿,晚期耳聋出现时方就医,治疗困难,故已成为当今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病因。我们于1985年冬春  相似文献   
7.
自从纤维支气管镜在牺床应用以来,在诊断上已显示出比一般金属气管镜明显优越。近年来已开始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病人急性呼吸衰竭时的应用。作者们认为,无论已用机械呼吸或有自主呼吸的呼吸衰竭病人,皆可用纤维支气管镜来作治疗。患者若有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又需持续进行机械人工呼吸者,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时需用特殊接头。为了便于同时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和机械呼吸器,用34号气管插管和Jackson 6号气管套管。呼吸机最好用定量呼吸机,因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内增加了呼吸道阻力,此种呼吸机可以调节并适应纤维支气管镜所增加之阻力,而且能维持满意的潮气量。若没有  相似文献   
8.
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是耳蜗和听神经在声刺激条件下产生的电反应,包括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tophonics,CM),和电位(Summa-ting Potential,SP)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耳蜗电图  相似文献   
9.
正常新生儿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2例(44耳)正常新生儿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测试,并与ABR对照结果表明:当ABR波V阈值≤50dBHL,TEOAE出现率93.2%。TEOAE能否出现与ABR波V阈值密切相关。测试TEOAE方法较ABR快速、方便、不失为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首选法。  相似文献   
10.
虽然Hallpike等1938年指出内淋巴水肿的组织病理变化,但迄今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有一定作用,但据近20年来发表之有关文献认为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该病已普遍开展了各种手术疗法,如迷路切除术、前庭神经切断术、超声波或冰冻治疗、镫骨底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