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相关临床等因素.方法选择该院1954年6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1 5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PI=β1x1 β2x2 … βnxn(β1-βn均为各变量回归系数,x1-xn为各变量等级值).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6年.全组总的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6.2%、92.1%、89.0%、86.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包膜侵犯情况、手术切除情况、临床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I=0.056×(年龄) 0.402×(肿瘤侵犯程度) 0.062×(肿瘤大小) 0.224×(分期) 1.207×(远处转移)-0.589×(性别).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PI≤2.765),中危组(2.765<PI<5.152),高危组(PI≥5.152),低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99.6%、98.3%、97.7%、95.1%;中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95.5%、87.8%、84.7%、81.1%;高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64.0%、49.5%、29.4%、19.3%.两两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远处转移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I值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及预后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2年2月至2006年6月50年间收治的9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9例均行超声检查,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4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3例.术前动脉压迫锻炼5例,其余4例肿物较小可触及颈动脉走行者未行压迫锻炼.术式均为动脉体瘤及周围组织扩大切除术,3例阻断颈总动脉,其中1例行人工血管颈动脉重建术,2例结扎颈总动脉.结果 术前诊断"颈动脉体瘤"7例,"转移癌"1例,"颈部肿物待查"1例.8例术后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声嘶3例次,舌偏4例次,Horner综合征3例次,口角左偏1例次,呛咳1例次;术中出血50~1800 ml,输血800~1600 ml,无输血并发症;结扎颈动脉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偏瘫等.术后临床及病理诊断恶性颈动脉体瘤9例,有包膜2例,无包膜7例.颈淋巴转移伴肺转移1例.术后放疗2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14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生存6例,其中伴有间断头晕及呛咳2例;2例死亡,1例死于颈部复发,1例死于肺癌;1例失访.结论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常侵犯颈动脉及颅神经,诊断应以病理学特点结合邻近组织侵犯及发生淋巴或远处转移为准;应及早选择手术治疗行广泛切除,发生转移或复发者预后较差,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舌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相关临床等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舌鳞状细胞癌的长期随访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临床病理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65.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是否越过中线、舌外是否侵犯、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局部复发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影响舌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病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鳞癌(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site,SCCUP)人群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原发灶检出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6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62例SCCUP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运用χ2检验分析原发确诊组与原发未明组的临床表现、原发病灶出现特点及检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分析影响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因素。  结果  262例SCCUP患者,以男性多见,中位年龄57岁。70例患者检出原发病灶(26.7%),且男性(30.1%)、单枚(31.0%)、Ⅳ区(39.3%)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检出率高于女性(17.4%)、多枚(18.7%)、Ⅱ/Ⅲ区(20.8%)。与传统影像学相比,18FDG-PET/CT(18F-fluorodeoxy? 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检出原发灶的灵敏性、特异性高。生存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N分期对PFS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SCCUP患者中,男性、单枚、下颈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检出的比例高,PET/CT检查对SCCUP的诊断及原发灶检出有重要意义,N分期较晚及远处转移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81年7月至2006年8月127例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121发音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7例患者中,105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为82.7%(105/127).所有发音成功的患者经2~27年的随访,发音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分析22例患者发音失败的原因,手术技术操作不当的9例(造成造口过小的7例,造口过大的2例);术后感染13例(造成造口过小的10例,造口过大的3例).造口的大小是发音成败的关键,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和术后感染是发音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发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中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 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56/72)、76.6%(95/124),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714,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XCR4的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CXCR4蛋白阳性表达纽的预后显著差于CXCR4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CXCR4阳性表达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侵袭转移潜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CXCR4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舌鳞状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31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1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其复发的关系。结果局部和区域共复发57例,总复发率为43.5%,肿瘤体积为舌鳞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区域复发34例,区域复发率为26.0%,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区域复发相关(χ^2=11.603,P=0.001)。结论肿瘤体积是影响舌鳞癌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舌鳞癌复发风险的指标之一;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癌区域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应作为舌鳞癌颈部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CXCL12/CXCR4生物轴在头颈部鳞癌淋巴转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其配体12(CXCL12)在头颈部鳞癌(HNSCC)组织及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分析CXCR4、CXCL12的表达与HNSCC临床病理关系,探讨CXCL12/CXCR4生物轴在HNSCC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HNSCC组织、15例正常口腔组织及良性病变中CXCR4、CXCL12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CXCR4在鳞癌转移组、非转移组、良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06±0.044、0.464±0.068、0.900±0.108,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未转移组淋巴结中CXCL12的表达分别为0.935±0.087、0.861±0.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XCR4在鳞癌转移组、非转移组、良性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33.3%、13.3%.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3,P<0.05).CXCR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中高表达CXCL12,CXCL12的表达在所有参数的分组表达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R4的高表达可能赋予HNSCC细胞较强的局部侵犯及淋巴转移潜能;CXCL12/CXCR4生物轴在HNSCC淋巴转移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同一手术组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11例(超声刀组),另选取同期传统电刀手术13例设为对照(传统电刀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CXCL12-KDEL 融合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人舌癌细胞株Tb3.1(以下简称Tb3.1)中的表达。方法:设计特定引物,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 扩增目的基因CXCL12-KDEL,经纯化的目的基因连接19T 载体,插入pIRES 2-EGFP 表达载体中,使用Bgl Ⅱ/Sal I 进行双酶切,酶切初步鉴定后,测序鉴定。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介导体外转染Tb3.1,转染48h 及72h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利用Western-blot检测重组质粒CXCL12-KDEL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CXCL 12-KDEL)已成功扩增并插入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染Tb3.1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转染可见E-tag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CXCL12-KDEL融合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完成CXCL12-CXCR4 生物学轴的阻断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