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多由沙眼及慢性鼻腔疾患致鼻泪管阻塞引起,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多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均有一定缺点。为探索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作者于2000-01-2002-12在鼻内镜下使用激光技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0例(50侧),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治疗方法颇多,对于Little's区、Kiesselbach's区静脉丛出血效果较好,但对于用前鼻镜检查难以发现出血部位的鼻腔深部出血,治疗较为棘手,临床上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为探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对60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点状填塞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上颌窦的涎腺混合瘤罕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7岁,1年前无何诱因出现鼻塞流涕伴头痛,呈持续性,无脓血,感冒时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效。体检:面部外观无隆起。左上颌窦区及眶下部有压痛。左鼻腔粘膜充血,鼻道有3cm×2cm×2cm肿物,触及易出血。下甲表面呈桑椹样。实验室检查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VV、PEF、FVC、FEV1情况分别为(2.58±0.07)L、(3.97±0.38)L、(5.96±0.79)L/S、(158.60±15.60)L,对照组分别为(1.38±0.74)L、(2.90±0.40)L、(3.89±0.89)L/S、(132.60±10.87)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死亡2例,死亡率为5.0%,对照组治愈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0.0%(24/40)和10.0%(4/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吸入性肺炎患者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情况,疗效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完成随访的12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120例中Ⅰ型25例(20.8%),2型78例(65.0%),3型17例(14.2%)。其中113例在局部麻醉及部分辅以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为80.0%,2型治愈率为74.4%,3型治愈率为58.8%。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7%。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吕振东 《山东医药》2002,42(2):30-30
近5年来,我科采用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5例,年龄20~65岁.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右耳者18例,左耳12例.均位于耳廓前面耳甲腔、三角窝与舟状窝处.病程10天~2年.囊肿直径1~2cm,均否认有外伤史.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侧头位,患耳向上.用挤干的酒精棉球堵塞外耳道,2%碘酊、75%酒精严格消毒耳廓及耳周皮肤,铺无菌巾.用2%利多卡因分别做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神经耳支阻滞麻醉.于囊肿下方作弧形切口,切口长达囊肿周长的1/3.切开皮肤达软骨层,放出囊液,用锐利小刮匙反复搔刮囊腔壁,然后用2%碘酊棉球烧灼囊腔壁.最后月牙形切除下方多余的皮肤及软骨.用无菌干纱条敷于耳廓前面,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天.术后如无特别疼痛,可不更换敷料,7天后解除加压包扎. 结果:术后7天复查,切口愈合良好,囊肿消失,局部无增厚.随访6个月~1年,囊肿无复发,无耳廓畸形. 讨论: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前面局限性肿胀,为软骨间积液,因无囊壁故称假性囊肿.其病因至今不明.5年来,我们借鉴眼科睑板腺囊肿的治疗方法,采用搔刮囊壁+碘酊烧灼囊壁的方法,破坏囊壁纤维层,使囊腔软骨蛋白质变性.碘酊还能引起耳廓囊肿内无菌性炎症,促进粘连愈合;而且能有效地刺激耳廓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因耳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病的因素.月牙形切除下方部分囊壁,以利于引流.适当加压包扎,防止再次积液,促使囊壁粘着愈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众多城市闹“血荒”的情况下,驻马店市为何能一枝独秀?驻马店市中心血站不但实现了献血“不荒”,并连续14年保障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被行业内人士称为“驻马店模式”。近日,记者走基层,对这一独特的模式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鼻窦手术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完成随访的12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120例中1型25例(20.8%),2型78例(65.0%),3型17例(14.2%).其中113例在局部麻醉及部分辅以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1型治愈率为80.0%,2型治愈率为74.4%,3型治愈率为58.8%.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7%.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振东 《新疆医学》2004,34(2):76-77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治疗方法颇多,对于Little区动脉丛、Kiesselbach区静脉丛出血效果较好。但对于用前鼻镜检查难于发现出血部位的鼻腔深部出血,治疗较为棘手,临床上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为探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对60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点状填塞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