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CT与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诊断作用 ,以及对手术选择的影响。方法  71例 ( 142耳 )双耳重度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进行术前CT与MRI检查。结果 CT与MRI均发现 ,12例 ( 2 2耳 )患者有前庭水管扩大 ( 15 5 % ) ;14例 ( 2 5耳 )患儿有Mondini畸形 ( 17 6% ) ;3例 ( 5耳 )患儿有内耳道扩大 ( 3 5 % ) ;2例 ( 4耳 )患者有可疑内耳道底骨质缺损 ( 2 8% )。MRI发现有 5例 ( 5耳 )患者单侧耳蜗纤维化 ( 3 5 % ) ,而CT未见异常。1例 ( 2耳 )患儿的CT显示面神经裸露 ( 1 4% ) ,MRI正常。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应该进行CT与MRI检查。对于发现前庭水管综合征、Mondini畸形、内耳道扩张及内耳道底骨质缺损有重要意义。这二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相互补充诊断耳蜗纤维化与面神经裸露。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辨别能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言语辨别能力。方法 用2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比较双侧与单侧人工耳蜗在不同信噪比下对广东话声调的辨别能力。结果 在 15, 10和 5的信噪比下,双侧人工耳蜗的平均能力为96%,92%和88%,而左耳及右耳单侧人工耳蜗的平均成绩为86%,83和74%。在0,-5,-10及-15的信噪比下,单侧人工耳蜗的平均能力近于0%,而双侧人工耳蜗的平均成绩为80%,72%,68%和54%。结论 在不同信噪比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更有助于提高对广东话声调的辨别能力。进一步证明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运用双耳听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辨别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言语辨别能力.方法用2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比较双侧与单侧人工耳蜗在不同信噪比下对广东话声调的辨别能力.结果在+15,+10和+5的信噪比下, 双侧人工耳蜗的平均能力为96%, 92%和88%, 而左耳及右耳单侧人工耳蜗的平均成绩为86%,83%和74%. 在0,-5,-10及-15的信噪比下,单侧人工耳蜗的平均能力近于0%,而双侧人工耳蜗的平均成绩为80%,72%,68%和54%.结论在不同信噪比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更有助于提高对广东话声调的辨别能力. 进一步证明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运用双耳听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刺激速率对广东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装置中刺激速率的改变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噪声环境下对广东话声调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18例以广东话为母语的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实验选取1515,800和400脉冲/秒/通道以分别代表高,中、低3种不同刺激速率。在随机选取一种刺激速率后,患者需要在安静及不同信噪比的噪声环境下分别完成对广东话声调辨别能力及识别能力的测试。结果 在安静及不同信噪比的噪声环境下,两项声调认知能力测试的成绩均随刺激速率的减低而下降。在0, 5及 10的信噪比下,高速率刺激与低速率刺激下的声调辨别能力的测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在-5及0的信噪比下,高速率刺激与低速率刺激下的声调识别能力测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速率刺激可以为人工耳蜗植入者提供更好的时间信息,有助于提高在噪声环境下的广东话声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卫生保健领域中 ,资源所能发挥的效率和效力。将这种评估方法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时 ,则主要需要评价成本效率的问题 ,如投入货币的价值。在该项研究中 ,我们运用了成本利益分析以及对生活质量调整后寿命的分析 (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 ,作为卫生保健的一种衡量方法 ,QALY本身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该方法可以称得上相当成熟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且已经逐步成为用于比较不同的健康获益的通用方法。一、人工耳蜗植入术经济学评估的参数1.该分析是从该业务提供者的观点出发。2 .该分析的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置入(ABI)用于双侧听神经瘤全聋患者的听力康复。方法:对1例双侧听神经瘤全聋患者,在经乙状窦枕下径路切除第2侧听神经瘤时,同期将12道听觉脑干装置的电极阵置入第4脑室的侧隐窝内,术中行第Ⅶ、Ⅸ脑神经监测,并且记录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以确定和校正电极位置。术后2个月开通电极并作调试。结果:术后头颅X线侧位片示电极位置正确,术后开通调试发现电刺激12个电极均能引起听觉反应,无一电极引起非听觉反应。结论:多道ABI能让双侧听神经瘤全聋患者产生有意义的听觉。术中电极阵准确地置入到脑干耳蜗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经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卫生保健领域中,资源所能发挥的效率和效力。将这种评估方法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时,则主要需要评价成本效率的问题,如投入货币的价值。在该项研究中,我们运用了成本利益分析以及对生活质量调整后寿命的分析(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作为卫生保健的一种衡量方法,QALY本身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该方法可以称得上相当成熟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II型(neurofibromatosis 2,NF-2)(双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及多道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对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全聋患者听力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一神经纤维瘤病II型家系3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经过。对其中一例患者在经乙状窦后枕下径路切除第二侧听神经瘤时,将12道ABI(MED-EL公司,奥地利)的电极阵置入第四脑室的侧隐窝内,术中行第79、颅神经监测,并结合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以校正电极阵位置。术后2月开机并调试。结果文中3例患者早期症状均是以耳部为主,如耳聋、耳鸣、行走不稳感。听觉脑干植入术后开机调试发现电刺激12个电极均能引起听觉反应,无一个引起非听觉反应。结论双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不同于单侧听神经瘤,治疗方案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多导听觉脑干植入能让因双侧听神经瘤导致全聋的患者产生有意义的听觉,术中电极阵准确地植入到脑干耳蜗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神经纤维瘤病II型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筛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小于2岁的先天性语前聋幼儿在人工耳蜗檀入术前及术后的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测试和语言能力的比较,探讨幼儿期檀入人工耳蜗对先天性语前聋幼儿的影响。方法受试对象为5例接受人工耳蜗檀入的儿童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最小1.3岁,最大2岁,平均年龄1.6岁。经过3年康复学习后,对其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并与手术前测试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系列测试结果显示,经人工耳蜗檀入及3年听力和言语康复学习后,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及语言能力测试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檀入对于极重度失聪儿童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先天性极重度失聪儿童应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檀入手术,通过术后的康复训练学习进一步发展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避免因听力剥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