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下称甲低)是一种常见的能引起小儿智力低下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儿出生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出现较典型甲低症状时多已有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常造成终生残疾。90年代以来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CH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球蛋白(TG)、钠碘转运体(NIS)。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调查了解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提高其质量提供人力配置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信函普查与 18个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 49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人力现况。结果 男女比例 1∶4 8,平均年龄为 (39 6± 9 42 )岁 ;本科学历占16 6 % ,大专学历占 2 3 8% ,中专及无专业学历者占 5 9 6 % ;高、中、初三级职称比例为 1∶4 47∶4 2 0 ;原从事医疗专业者占 36 % ,从事其他专业者占 6 4% ;平均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时间 (16 13± 8 0 2 )个月。结论 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年龄结构合理 ,学历结构相对较好 ;但专业结构不理想 ,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应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蛙形板架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蛙形板架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高玉山王鹏云刘玉俊姚随萍王鹏池自1984~1994年,笔者使用蛙形板架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11例,男9例,女2例;右侧5例,左侧6例;斜形骨折8例,横断骨折3例;11例均为股骨干中段骨折。无侧方移位者1例,侧方移位1/2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自体组织及硅凝胶假体植入行乳房再造的经验。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自体组织(胸小肌及背阔肌瓣)及硅凝胶假体植入行乳房再造。结果26例患者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能减少乳房缺失的心理压力,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观察组在施行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随访半年至6年以观察两组患者患侧肢体感觉障碍情况及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患侧肢体皮肤感觉障碍1例(4.5%),与对照组的17例(73.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9,P〈0.01);两组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病倒。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患侧肢体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6.
FR临床应用已近20年,但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详尽报导。我们自1981年应用日本产FR制剂治疗牙髓病人52例,疗效体会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 FR有液体(邻甲氧基苯酚和甲醛缩和物)、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1999年 2月 13日 ,中国妇幼卫生与健康远程教育与咨询网络中心在上海成立。该中心创办了中国妇幼健康扶贫专网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争取到首批会员资格 ,作为妇幼远程教学网的一级站点负责山东省妇幼卫生远程教育工作。中心站采取的是最先进的可视声像网络技术 ,使广大基层工作人员 ,能够聆听全国最知名的专家、教授讲课 ,接受国家级各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从培训内容看 ,都是新颖和实用的。自建网至今 ,各期学习班学员普遍反映 ,远程教学师资力量雄厚 ,内容新颖实用 ,声像效果良好 ,必将成为一种被推广和广泛采纳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听力损失的确诊和随访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well-baby nursery ,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早期诊断、跟踪随访及早期干预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2阶段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40 Hz-AERP)技术予以诊断.ABR异常婴幼儿及听力损失高危儿于生后6个月~3岁前进行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对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于生后6个月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5.73‰(91/15 885);WBN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WBN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3.67‰(51/13 887),NICU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NICU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20.02‰(40/1998).结论对于NICU新生儿,无论其是否"通过"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都有必要在生后3个月左右接受ABR检查;3个月后的随访人群包括ABR异常婴幼儿和听力损失高危儿;追踪随访与早期干预应体现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模式,对两病筛查与听力筛查同步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行探讨。方法:济南市新生儿两病筛查的管理模式为以筛查中心为核心,以各区县保健站为中间枢纽,以全市设有产科的130家医疗保健机构为基地,形成一个采血、递送、监测、追回、确诊、治疗、随访的工作网络。利用两病筛查网络促使听力筛查工作的迅速推开和深入发展,在原筛查中心内建立听力筛查确诊康复中心,承担全市各筛查网点转诊患儿的确诊、治疗、康复任务及信息汇总工作。结果:经3年运转有37家医院进入了筛查网络。两病筛查覆盖率达99·7%,确诊阳性患儿187人,患儿确诊时间平均为36·2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将听力筛查纳入两病筛查管理,截止到2004年底,共筛查新生儿65266人,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患儿共243名,发病率为3·7‰,其中34名患儿已佩戴助听器,开始了康复训练,平均确诊时间为3·6个月,比同期未经筛查的患儿提前了19·7个月。结论:利用两病筛查网络同步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有利于听力筛查工作的迅速推开和深入发展,是一种较好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