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诊断的金标准为经典的菌种培养及鉴定,但其耗时较长,且结果易受杂菌影响,不利于临床的快速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及免疫研究的深入,涌现出一系列快速的诊断方法,如基于PCR的一系列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孢子丝菌皮内试验等;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有新进展,如传统治疗药物的新发现、治疗的新手段、新药的研究等。该文围绕孢子丝菌病诊断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碘化钾对孢子丝菌病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碘化钾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其作用机理一直没有定论,体外试验已证实它不能直接抑制或杀灭孢子丝菌。我们检测了孢子丝菌病小鼠喂服碘化钾前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变化,分析了碘化钾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而为探讨其治疗孢子丝菌病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肉芽肿性真菌病,为人兽共患病,主要由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而致病,可引起皮肤、黏膜及淋巴管的炎症。其传染源、传播方式和分布模式因致病菌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中,球形孢子丝菌主要引起固定型皮肤病变;巴西孢子丝菌毒性强,是与猫传播的孢子丝菌病最相关的物种。近年来动物感染的病例报道日渐增多,巴西地区也因出现暴发事件而备受国际关注。因此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致病菌种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作者们自1951年以来共施行467例声门上喉切除术,男性430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Ⅱ期病例占全部患者的60%;所以无T_3病例,乃因按照UICC 1969和1974年所公布的定义,由于声门上T_3肿瘤最不常见,且在所定的分类中,凡杓状软骨和/或杓会厌、咽会厌皱襞和/或会厌溪及舌根,和/或会厌前间隙受侵全是T_4的指征。N-(N_0,N_(1a),N_(2a))组比N+(N_(1b),N_(2b),N_3)组多,为323∶84。在全部N_0和N_(1a)病例中有13.16%组织学证实有癌转移,故在实践中应尽可能对所有声门上癌病例行双侧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清扫术。声门上喉切除可扩大切除包括一个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舌根及邻近的梨状窝内侧壁等组织,保存其声带突并在中线位将之缝合固定于环状软骨。这被称为扩大的声门上喉切除术。这种技术可使很多病例的预后得到改善,并能防止后遗发音及吞咽障碍。全部病例的五年生  相似文献   
5.
患婴,女,2个月。出生37天时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疑为“感冒”给予抗炎治疗三天无效,并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瘀斑、大小不等,以四肢末端较甚,曾就诊当地医院,化验血象显示:WBC3.1×10~9/L”,RBC3.2×10~(12)/L,血色素58g/L,血小板6.0×10~9/L。诊断: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化学感受器瘤又称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较少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5岁。1989年10月17日入院。自1989年6月28日开始右臀会阴部出现针刺感及酸痛,平卧疼痛加重,直立则减轻。排尿排便困难需用力方可排出。当地医院作骨盆及腰椎 X 线摄片,除腰_5横突肥大外无异常,腰穿脑脊液常规及奎氏试验无异常,碘油脊髓造影油柱通畅,于腰_1部油柱呈可疑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