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具有缓释功能的聚(对氧环己酮-co-l-苯丙氨酸氮芥)静电喷雾纳米颗粒(PDCM NP)对乳腺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不同l-苯丙氨酸氮芥含量的PDCM NP分别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共同培养1、3、5、7 d后观察PDCM N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标记的PDCM NP与MCF-7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CF-7对PDCM NP的吞噬情况.0.1 mL 10 mg/mL的PDCM-2 NP混悬液用于治疗皮下种植MCF-7细胞的移植瘤裸鼠20 d,期间测量、记录肿瘤体积变化.20 d后处死,肿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TUNEL染色以统计瘤内细胞坏死、凋亡状况.结果:PDCM NP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抑制能力与PDCM所含l-苯丙氨酸氮芥量成正比,另外PDCM NP可被MCF-7吞噬,单次瘤内注射PDCM NP可有效抑制MCF-7移植瘤的增殖.结论:PDCM NP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咽癌组织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下咽癌组织标本共58例,其中配对癌旁组织标本20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下咽组织纳入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SP显示,CIP2A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稳定大鼠盲肠-腹壁粘连模型,并探讨盲肠在腹腔外暴露时间和盲肠与腹壁的损伤程度对成模率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9只。A组:盲肠暴露15 min,重度损伤;B组:盲肠暴露25 min,重度损伤;C组:盲肠暴露25 min,轻度损伤。行盲肠-腹壁粘连手术后1周打开腹腔,观察大鼠盲肠-腹壁粘连情况,统计各组粘连率,同时取粘连部位腹壁及肠壁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盲肠暴露25 min,重度损伤大鼠盲肠-腹壁粘连率达88.9%,缩短盲肠暴露时间10 min及减轻损伤程度会导致粘连率分别降低77.8%和55.6%。组织学检查显示,重度损伤大鼠几乎都伤及盲肠及腹壁肌层,轻度损伤组大鼠有三分之一伤及肌层,但程度较轻;盲肠暴露25 min,重度损伤大鼠造模部位炎症反应大于其它两组。结论:在大鼠盲肠-腹壁粘连模型制备过程中盲肠暴露时间与盲肠-腹壁损伤程度对最终粘连率有较大影响,盲肠、腹壁刮伤至片状出血,盲肠空气暴露25 min,可得到粘连率达88.9%的高效稳定的大鼠-腹壁粘连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轴突导向因子3D(SEMA3D)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61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EMA3D的表达情况,并对SEMA3D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SP法显示,SEMA3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SEMA3D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SEMA3D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01)。单变量Log rank检验分析显示吸烟、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SEAM3D表达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SEMA3D低表达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EMA3D蛋白低表达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EMA3D蛋白阳性表达的喉癌患者预后较好,有望成为喉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组织中MUC1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相关手术切除的喉鳞癌组织(n=93)、含正常鳞状上皮的癌旁组织(n=49)、喉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n=19)、声带息肉组织(n=39)标本进行MUC13免疫组化染色。比较MUC1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UC13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MUC13在含正常鳞状上皮的癌旁组织、声带息肉组织、喉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UC13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UC13高表达为影响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UC13高表达不能被判定为影响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C13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新靶标,但不能作为影响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B细胞异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 2,BTG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7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TG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TG2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BTG2在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均为弥漫性胞浆表达。喉癌组织中BTG2的阳性率为38.16%(29/76),低于癌旁组织中BTG2的阳性率90.79%(6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7,P <0.001);BTG2表达与年龄(χ2=4.112,P =0.043)、分化程度(χ2=5.824,P =0.043)、颈部淋巴结转移(χ2=4.786,P =0.029)和复发(χ2=4.461,P =0.035)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BTG2阳性表达组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BTG2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和BTG2表达水平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BTG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且其表达与喉癌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BTG2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蛋白有望成为评估喉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咽喉部鳞状细胞癌是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原发部位不同的鳞状细胞癌发病率、诊疗方案不同,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选择适合的咽喉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对于研究者选择适合的临床前研究模型,以及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鼻咽、口咽、喉咽、喉四个解剖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以望对研究者选择适当的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充市3~14岁儿童确诊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谱特点与伴发支气管哮喘(BA)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9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变应原检测中心,经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确诊3~14岁AR儿童1473例, 详细采集AR儿童临床特征、变应原种类和发病诱因等资料,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 473例AR儿童中,合并BA儿童309例(患病率为20.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R伴发BA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城市居住环境、持续性AR、AR持续时间大于3年、AR家族史、BA家族史、家中饲养宠物、被动吸烟史、早产、自行使用抗生素、粉尘螨、多主枝孢菌、艾蒿、虾以及合并鼻窦炎、变应性结膜炎、打鼾和湿疹,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大于3个月和年龄增大。结论南充市3~14岁AR儿童伴发BA的患病率较高。初步了解南充市AR儿童合并BA的相关影响因素,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