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T2DM患者10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20.75%)(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处理颅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经验。方法在医护协作下使用新型敷料对11例颅脑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11例伤口中8例痊愈;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缓慢,医生二期缝合后伤口痊愈;1例发现脑脊液漏中止换药行手术清创及修补术并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加强医护配合可有效地促进头部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经高压氧联合清开灵治疗前、后其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筛选出诊断标志物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 方法 选取36例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族别与患者匹配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入选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支持性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及清开灵药物干预,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同时采集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静脉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各组对象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的特异代谢标志物。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找出与疾病相关且具有诊断意义的代谢标志物,并观察上述诊断标志物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11.08±1.89)分]较治疗前[(9.83±1.89)分]显著升高(P<0.05),昏迷程度明显改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共有21个潜在代谢标志物有显著差异,其中ROC曲线下面积(AUC)>0.85且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代谢标志物共有8个(分别是肌酸、脯氨酸、尿酸、乙酰-L-肉碱、组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及9E-十八碳烯酸),经治疗后上述代谢标志物均发生明显回调并趋于健康对照组水平。AUC更接近于1的诊断标志物共有4个(分别是脯氨酸亮氨酸、9E-十八碳烯酸、尿酸及乙酰-L-肉碱),可用于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 结论 高压氧联合清开灵治疗能改善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昏迷程度,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加速患者促醒。代谢组学筛选技术为识别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内源性代谢异常、指导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1例位于大网膜囊,6例位于肠系膜,5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两侧肾上腺;在CT和MRI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薄壁肿块,较大病灶形态欠规则,沿组织间隙呈“爬行性生长”;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和间隔轻度增强,囊内不强化,在MRI图像中呈稍长T1长T2信号;位于肾上腺内病灶囊壁及间隔可见明显钙化。结论: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部位、范围、内部特征,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神经调节因子-1(neuregulin-1)及其受体erbB-2在听神经瘤组织标本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接受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蜡封标本经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进行PCNA、neuregulin-1、erbB-2染色。结果在27例听神经瘤标本中,PCNA阳性率为92.6%(25/27);neuregulin-1阳性率为81.4%(22/27),erbB-2在全部听神经瘤病理标本中均无表达。PCN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侧别和大小均无相关性;PCNA增生指数与病程(F=5.011,P=0.015)及肿瘤临床生长速率有关(t=-3.360,P=0.003)。Neuregulin-1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侧别和大小均无相关性,neuregulin-1表达强度在患者病程<1年组比>1年组明显增高,在肿瘤临床年生长速率<10 mm组低于肿瘤临床年生长速率≥10 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uregulin-1阳性表达强度与PCNA增生指数呈正相关(r=0.425,P=0.027)。结论PCNA与肿瘤生长和细胞增生有关,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1参与了听神经瘤生长的生物学行为,作为neuregulin-1功能性受体的erbB-2在听神经瘤中的表达及其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大标本量研究论证。听神经瘤的临床行为与肿瘤增生有关,目前临床上提供的肿瘤部分临床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听神经瘤的增生趋势。  相似文献   
6.
冯娟娟  阴红  李博林  卓丽英 《妇幼护理》2022,2(12):2698-2700
目的 探讨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危机式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体验及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来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 82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和实验组(41 例)。对照组实 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危机式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体验 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自身能力和分娩体验总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 低(P<0.05)。结论 对产妇应用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危机式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改善产妇分娩 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精神异常3年,左上肢不自主运动20天入院。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好哭、傻笑、易怒、坐立不安,夜间不能睡眠。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1年半。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动作协调困难不能书写,流涎等症状,未引起注意,继续原治疗。近20天来患者出现左上肢震颤,构音不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应激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48 h,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状态.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现对2003年7月-2004年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观察,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恶性腹水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84例行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恶性腹水行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已获肯定。与二维超声比较,三维超声在子宫腔的形态观察及了解宫腔与宫颈管的连续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三维超声检查多采用经阴道法,本研究采用经腹三维容积探头,对47例先天性畸形的子宫进行三维成像,探讨其应用价值和成像技巧。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习惯性流产、月经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