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评价直线闭合器在喉癌全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闭合器使用与手工缝合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2016年1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71例,按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法分为两组,其中闭合器组20例,手工缝合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是否发生咽瘘、手术其他并发症,以及咽瘘与术前气切、术前放疗、切口选择的关系。结果闭合器组出现咽瘘3例(15%),手工缝合组出现咽瘘8例(16%)。两组11例咽瘘患者皮肤切口均采用T型切口,各项临床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全喉切除术中采用直线闭合器与采用手工缝合两组咽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2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80例术后采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持续负压组),通过1:2配对选取同期住院的160例术后采用普通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普通负压引流组),对比分析两组引流情况。结果:持续负压组术后第1天总引流量高于普通负压引流组[(103.9±5.832)mLvs.(97.28±5.61)mL,P0.05];带管过程中的总引流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90.8±11.59)mLvs.(232.5±14.34)mL,P=0.2048];持续负压组患者引流时间明显比普通负压引流组短[(3.229±0.079)dvs.(3.514±0.086)d,P0.05]。持续负压组术后乳糜漏发生率及乳糜漏愈合时间优于普通负压引流组。此外,持续负压引流组疼痛评分与普通负压引流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2.983±0.215vs.2.824±0.256,P=0.63)。结论:颈清扫术后持续负压引流效果优于普通负压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达到更快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探讨初次手术规范化操作的意义。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3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初次手术中甲状腺区及侧颈区术式,对比再次手术情况,分析导致再次手术原因。结果355例患者甲状腺或中央区再次手术者273例,其中初次手术甲状腺切除规范组140例,再次手术距离初次手术平均时间(60.6±54.9)个月;不规范组133例,再次手术距离初次手术平均时间(54.1±41.2)个月,两组再次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t=0.340,P=0.022);侧颈区再次手术者共99例,其中清扫规范组56例,再次手术距离初次手术平均时间(39.3±33.8)个月;颈部清扫不规范组43例,再次手术距离初次手术平均时间(26±24.1)个月, 两组再次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t=0.178,P=0.04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甲状腺切除范围不够或侧颈区清扫范围不足。初次手术,单侧单发病灶应至少行患侧及峡部切除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余均应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颈部转移的患者,初次手术应至少行II(IIa)、III、IV区侧颈部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初治乳头状癌合并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远处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27例初治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30例患儿初诊时合并远处转移,均为肺转移。根据术前影像学证据分为远处转移组(30例)和未远处转移组(197例),对比两组之间各项临床和病理指标差异。使用R studio软件构建远处转移预测列线图,使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远处转移与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多灶、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数>5枚、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多区转移、Ⅶ区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年龄(P=0.023)、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32)、T分期(P=0.002)是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建模中远处转移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T分期、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index,c-Index)为0.874。预测远处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77.2%、37.5%、98.1%。内部验证所得c-Index为0.926,外部验证所得c-Index=0.961。结论 青春期前(≤14岁)、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高T分期是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这部分病人也许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案。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具有稳定性,经过外部验证提示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sMLN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因影像学怀疑sMLNM而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sMLNM组和无sMLNM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前术后降钙素(Ctn)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Ctn和术前CEA预测sMLNM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94例患者中, sMLNM组69例, 无sMLNM组25例。术前Ctn水平(P=0.003)、术前CEA水平(P=0.010)、远处转移(P=0.022)、淋巴结被膜外侵犯(P=0.013)、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P=0.002)与sMLNM有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sMLNM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n预测sMLNM最佳临界值为1 500 pg/ml, 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46~0.872), 术前Ctn诊断sMLN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2%、77.3%、89.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