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10种喉部肉芽肿病。喉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larynx) 本病为最常见的一种喉部肉芽肿病,患者多伴有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一,有耳痛、声哑、发声痛、吞咽痛、以及呼吸道梗阻。本病早期表现为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局限于声带的喉结核与早期声门癌相似。病变发展后可出现单发或多发性病损。结节的上皮溃疡和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软骨膜炎或软骨炎。好发于声带后部、杓状软骨、杓间区、以及会厌喉面。诊断局限于喉部的结核性病变比较困难,因其病损难以与其他喉部肉芽肿病鉴别,为了明确诊断,需强调多次、准确地采取活检标本的重要性。组织培养与抗酸涂片也很需要。皮试阳性只表明曾患结核。喉结核的治疗成功有赖于适宜、足量、及时  相似文献   
2.
骨收集器     
乳突根治术后形成的巨大术腔具有弊端,学者们曾设计、提出了多种充填术腔的方法及材料。本文作者提出Shea等(1972)及Perkins(1976)介绍的自体骨糊(bone paste)充填术。骨糊的制备:作者们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骨收集器,其主要组成部份是金属圆筒、筛子及盖子。在金属圆筒底部一侧有入口;筛子亦呈圆筒状,套在圆筒内,盖子上有出口。使用时三者套在一起。圆筒内的筛子可以滤过生理盐水等液体成份而骨末则存留于筛面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3例左侧杓状软骨脱位,均由气管插管引起。作者们提出,由于气管插管引起杓状软骨脱位的发生率很低,因此有关这一方面的报导也很少。杓状软骨脱位由杓状关节的被动活动已超出了允许的活动范围所引起。杓状关节是滑液关节  相似文献   
4.
作者们在10年(1966~1975) 间诊治婴幼儿声门下狭窄153例。病儿年龄自34周~44周。男107例,女46例。123例(80. 4%)为先天性,7例为后天性,23例  相似文献   
5.
[前言] Carlson(1937)发明了干板照像,最初是用于检查胸腔肿瘤,由于干板照像具有增强边缘效应的特点,目前已有效地在耳鼻喉科临床使用。 [原理] 干板照像是利用硒(Selenium)的半导体特性——暗时绝缘,接触光或射线时导电。感光板由铝制成,表面涂有带正电荷与具有光电导体(Photoconductor)性能的硒层,硒层的充电能力高于一般底片,充电后可保存很长时间。感光板  相似文献   
6.
Wong 等(1978)提出,慢性声门下及气管上段狭窄可以由先天性、外伤性、高位气管切开、腐蚀、烧伤、结节病、Wegener 氏肉芽肿及复发性软骨膜炎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可归纳为四种基本型:1.扩张治疗,伴或不伴用皮质激素;2.扩张模固定扩张;3.增进腔道;4.切除狭窄区后吻合。作者们介绍的方法是——保留血供的舌骨植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经常来自后鼻腔的颌内动脉某一分支,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其有效程度、复杂性、与病人的紧张程度颇不一致。多数病例可通过压迫或手术结扎动脉而控制出血,但亦有无效者。作者提出,反对颈外动脉结扎的理由是:颈外动脉是间接的出血血管,远离出血部位。Seiffert (1928)介绍T经上颇窦结扎领内动脉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当时并未普及,直到1965年Chandler和Serrins报道21例后方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8.
作者提出,在套囊气管插管和正压呼吸器问世以前,气管狭窄很少发生,绝大多数由外伤引起。12~15年来气管狭窄发生率骤增,多由医源性引起,长期使用高压套囊插管为主要致病因  相似文献   
9.
异位ACTH综合征多发生于神经嵴起源的新生物,如肺、胰腺、胸腺、内分泌腺、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副神经节组织。本文首次报道发生于鼻窦的副神经节瘤一例。患者女性,50岁,因极度衰弱、右侧鼻堵、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多尿而入院。检查时见患者呈典型Cushing氏综合征外貌,右鼻被黄色息肉样肿块堵塞;血压140/100;实验室检查有血糖过高、血钾过低、碱中毒、血皮质醇过高及血清ACTH水平增高;心电图示U波;X线检查见胸部、脊柱、静脉肾盂造影正常,头颅、鼻窦片示右侧蝶、筛、上颌窦被肿物侵犯,窦腔侧壁及眼眶内壁破坏,断层片示蝶鞍正常;皮质醇水平增高对胃肠外ACTH反应明显,但地塞米松仅能部分抑制;鼻肿物病理检查示部分  相似文献   
10.
Dayal等在5年多时间里遇到7例庆大霉素中毒后引起的长期共济失调与病废(disability)病例,这种病例在庆大霉素中毒患者中比较少见,由于不稳定和共济失调,使他们数月不能正常活动,这些患者如果没有支撑的帮助就不能行走,其中1例因共济失调严重而卧床不起。在共济失调开始时没有1例出现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