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经肘部静脉快速注药肺血管造影术。在10次动物实验及21例次临床应用中,无明显血管损伤及心律紊乱等并发症;对肺内阴影的诊断,肺癌手术方式及判定中央型肺癌能否切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ACPP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7例患者病灶位于侧脑室2例,4脑室3例,桥小脑角区2例并伴Luschka孔扩张。MRI:T1WI等信号4例,稍低信号3例,T2WI稍高信号6例,等信号1例,7例DWI呈等高信号;6例MRI明显强化,1例中度强化;5例肿块周围出现"囊泡征"。6例出现瘤周水肿。2例CT平扫为稍高密度并见钙化灶。结论 ACPP的发病年龄与部位有关,且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评价局部注射治疗肩峰下滑囊炎(SAB)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TLHBB)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42例SAB和/或TLHBB患者(100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药物注射;4周后复查超声,对比治疗前后滑囊厚度和积液、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和腱鞘积液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病灶滑囊厚度和积液、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和腱鞘积液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结论 超声可用于评价局部注射药物治疗SAB和TLHBB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iedel甲状腺炎(R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3例RT患者行超声、CT平扫、CT增强及MR平扫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局限性肿大伴不均质低回声结节11例,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2例,无钙化、彩色血流患者.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内等、略高密度结节灶11例,密度均匀减低的弥漫性甲状腺肿大2例.CT增强示甲状腺结节强化程度弱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MR平扫示甲状腺呈T1WI、T2WI低信号的结节样肿大.结论 RT临床常表现为质硬的无痛性肿块,易累及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RT影像学表现尤其是MRI特点较典型,有助于RT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其在超声随访过程中的演变。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 疗的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至少一次术后3个月或以上的颈部超声检查。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即淋巴结变圆、点状强回声、囊性变、局灶高回声(同甲状腺腺体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及周边型血流或血流丰富的淋巴结,定义为可疑淋巴结转移。测量并比较淋巴结在超声随访中的短径,增大或缩小3 mm或以上者定义为增大或缩小,记录淋巴结超声征象在随访中的演变。结果 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女性221例,男性49例,平均年龄(44.8±12.5)岁。超声随访3~1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其中,44例(16.3%)检出可疑淋巴结转移,检出时距手术时间4~96个月。随访12个月可疑淋巴结转移累计发生率为6.9%,随访24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3.4%,随访36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6.0%。首次检出淋巴结短径为3~10 mm,平均(5.5±2.0)mm。淋巴门结构消失最为常见,占84.1%(37/44);其次为点状强回声,占56.8%(25/44)。34例行继续超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24例(70.6%)未见著变,6例(17.6%)恶性征像消失,3例(8.8%)增大,1例(2.9%)变小;随访无进展者占91.2%(31/34)。结论 大部分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性病变在超声随访中未表现为病变进展。对于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短径10 mm或以下者,采用超声随访观察而非即时干预,是安全的而有效的临床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共143个肝脏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VTQ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及同等深度周围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两者比值(R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 143个病灶中,恶性病灶63个,良性病灶80个.恶性病灶SWV值[(2.81±0.71)m/s]高于良性病灶[(1.57±0.55)m/s,P<0.05].恶性病灶SWV值高于周围肝实质[(1.93±0.46)m/s,P<0.05],良性病灶与周围肝实质SWV值[(1.43±0.4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R值(1.49±0.42)高于良性病灶(1.13±0.34,P<0.05).以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77.以SWV 2.23 m/s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9.1%;以R值1.22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68.5%.结论 通过VTQ技术获得病灶SWV值及R值均可较准确地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且SWV值优于R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背景下结节的效能。方法 CAD系统、高年资主治医师回顾性分析151枚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合并HT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CAD系统诊断敏感性为91.2%,特异性为65.0%,阳性预测值为79.8%,阴性预测值为83.0%,准确性为80.8%。高年资主治医师诊断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88.1%。两者敏感性相仿(P>0.05),但CAD系统的特异性低于高年资主治医师(P =0.041)。CAD系统诊断不同大小结节的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AD系统诊断HT背景下结节的敏感性较高,能有效检出恶性肿瘤;但特异性偏低,单独应用时可能存在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16例 Riedel 甲状腺炎患者临床、声像图及病理表现。16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肿块。超声检查显示低或高回声边界不清结节及甲状腺不均质回声减低伴表面不光滑。16例 Riedel 甲状腺炎患者均未见甲状腺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于风霞 《新医学》1998,29(7):382
男,19岁,因颈粗3年、多食、心慌2月于1991年5月5日来诊。3年前因颈部增粗在当地医院拟诊为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当时当地有此病流行),经补碘半年,症状无变化,停止碘。2月前出现多食、身体消瘦、心慌、多汗,在当地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给甲巯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