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采用在黄连膏纱条换药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冲洗,用于肛周脓肿术后伤口创面换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膏联合生肌散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肛瘘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中药黄连膏联合生肌散外用,对照组予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14d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取得97.5%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术区疼痛、创面渗液、水肿、出血、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膏联合生肌散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痔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对230例肛肠病患者术后创面使用自制加味黄连膏换药,并设对照组190例使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治疗组病人230人,其中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106例,  相似文献   
4.
复方黄连膏在痔瘘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4年以来应用复方黄连膏局部外敷治疗痔瘘术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1方药组成 黄连、干地黄各50g,黄柏、当归各25g,紫草30g,冰片10g,黄蜡80g,香油600g.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黄连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口服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黄连膏局部外敷一日一次的方法,治疗16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30例,好转8例,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黄连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膏促进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病房8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观察组:复方黄连膏制成纱条填塞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九华膏制成纱条填塞创面,其余同观察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两组问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连膏对地位单纯型肛瘗术后创面促愈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36-738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膏促进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为该方应用于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每天便后换药1次。治疗组予复方黄连膏纱条换药。对照组予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出现新生上皮的最早时间和促进创面愈合时间,记录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肉芽色泽状态积分及术后21 d的临床综合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新生上皮出现的最早时间、创面愈合天数、创面肉芽色泽状态积分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连膏对促进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期间.笔者采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滋阴清热透邪之方——青蒿鳖甲汤为主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 EA-花环形成百分率为指标、评价外用中药生肌膏、金黄膏、黄连膏、玉红膏的外用抗感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生肌膏与厌棒菌苗相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 值<0.001。金黄膏、黄连膏和玉红膏也呈极显著差异。证明上述外用中药均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湿清热活血汤与活络消肿汤熏洗联合黄连膏、铁箍散膏外敷治疗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0例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住院患者使用①利湿清热活血汤(金银花、土茯苓、野菊花各30g,防已20g,坤草30g,水蛭、地龙各20g,丹参30g,黄芪40g,牛膝30g,穿山甲10g,泽泻、川芎各20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②活络消肿汤(乳香,没药各10g,木瓜15g,伸筋草、透骨草各30g,红花、大黄各15g),水煎熏洗,2次/d,30~60min/次,皮肤溃破者忌用。③红肿热痛使用黄连膏外敷,下肢肿伴色紫暗有硬结使用铁箍散膏外敷。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利湿清热活血汤与活络消肿汤熏洗联合黄连膏、铁箍散膏外敷治疗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