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51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63篇 |
内科学 | 129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1083篇 |
预防医学 | 43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73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487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2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01篇 |
2021年 | 259篇 |
2020年 | 236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294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26篇 |
2011年 | 341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40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24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潘涢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8,(1)
搜集和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条文,认为仲景藉脾胃证以阐述病因病机、诊断主证病名、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确立治疗原则、推测传变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振华教授调理脾胃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振华教授,生于1924年,河南省洛宁县人。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全国片批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六十余载,长于内科杂病,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著有《中国传统脾胃病学》等,并负责研究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及“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且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李老整理总结出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提出通过药物件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的川药大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中医脾胃理论中的化工热质传递过程。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医脾胃功能的本质是脾、胃以及环绕脾胃的经络里的流体三者所构成的既传质又传热地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7.
8.
1脾胃生理功能强调“升降”,病理特性是“食、水、气不调”李辅仁教授认为,中医脾胃病的范畴很广,可见于现代医学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肝炎、结肠炎等。临证之时,应掌握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性,以脾...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P)的预防和治疗任务越来越迫切。自 1999~ 2 0 0 2年 ,作者根据岭南人易肾阴亏的特点 ,而选用六味地黄汤为主方加味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电刺激及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该病患者 6 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女 4 7例 ,男 13例。年龄 5 6~ 82岁 ,平均 6 5 .2岁。初期 2例 ,Ⅰ 度 11例 ,Ⅱ 度 30例 ,Ⅲ 度 17例。合并不同程度椎体压缩性骨折 31例。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8年。均以腰背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为主诉就诊 ,X线片示腰椎骨质不同程度稀疏 … 相似文献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提出了老年人的病理特点 ,一为气血不足 ,二为脾阳虚弱或胃阴亏虚 ,并结合病例分析了应用脾胃学说在老年病治疗中的一些体会 ,提出了老年病的治疗必须以顾护脾胃为本 ,以期促进中医老年病学的发展。运用脾胃学说 ,不仅能治疗老年人脾胃本身的疾病 ,还能治疗脾胃以外其他相关脏腑的疾病 ,为世界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