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715篇 |
免费 | 4562篇 |
国内免费 | 22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61篇 |
儿科学 | 1168篇 |
妇产科学 | 446篇 |
基础医学 | 3304篇 |
口腔科学 | 479篇 |
临床医学 | 15890篇 |
内科学 | 6519篇 |
皮肤病学 | 604篇 |
神经病学 | 5516篇 |
特种医学 | 176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1篇 |
外科学 | 3965篇 |
综合类 | 22198篇 |
预防医学 | 10171篇 |
眼科学 | 322篇 |
药学 | 9311篇 |
261篇 | |
中国医学 | 8749篇 |
肿瘤学 | 2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619篇 |
2023年 | 3664篇 |
2022年 | 3823篇 |
2021年 | 5415篇 |
2020年 | 4060篇 |
2019年 | 2541篇 |
2018年 | 1084篇 |
2017年 | 1876篇 |
2016年 | 2184篇 |
2015年 | 2314篇 |
2014年 | 4104篇 |
2013年 | 4016篇 |
2012年 | 4951篇 |
2011年 | 5341篇 |
2010年 | 5081篇 |
2009年 | 4960篇 |
2008年 | 5533篇 |
2007年 | 5000篇 |
2006年 | 4863篇 |
2005年 | 4716篇 |
2004年 | 3842篇 |
2003年 | 2828篇 |
2002年 | 2161篇 |
2001年 | 1649篇 |
2000年 | 1153篇 |
1999年 | 892篇 |
1998年 | 708篇 |
1997年 | 614篇 |
1996年 | 512篇 |
1995年 | 420篇 |
1994年 | 405篇 |
1993年 | 226篇 |
1992年 | 231篇 |
1991年 | 241篇 |
1990年 | 155篇 |
1989年 | 180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清25 (OH) D水平状况和区间分布,探索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103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在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161例为对照,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所有儿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25 (OH) D水平。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25 (OH) 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2.29±17.8) 1nmol/L vs (69.04±16.64)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 P <0.01);其中ADHD-C和ADHD-I亚型25 (OH) 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DHD-H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亚型彼此间25(OH) D水平在ADHD-I和ADHD-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HD组患儿25 (OH) D水平正常、不足、及缺乏的比例分布情况与... 更多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善的总称,又可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常伴有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症状。冠心病的发作与季节变化、突然情绪波动等有关,有报道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有效护理,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临床症状[1]。正念减压疗法可通过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起到改善负性情绪、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正念减压疗法进行干预,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我院住院医生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标准病历共521例,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采用相应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以手足十二针、火针为主,康复训练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为主,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评价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总体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软瘫期组与痉挛期组、相对恢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痉挛期组和相对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青年组与中年组、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能与运动功能分期、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5.
6.
作为可调节的行为因素,睡眠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因素、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等机制相关。本文从流行病学、机制及干预措施等方面阐述睡眠时间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影响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5)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的严重程度对ACI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初诊的ACI患者151例,另设对照组均为健康人群共30例。对上述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评估WMH严重程度,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较轻组(0~3分,共69例)与重度组(4~6分,共82例),出院时将血性转化(HT)、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预后及生活质量通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评估。不同组别与上述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I组WMH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MH不同程度组别之间,重度组较轻组,发生肺部感染、HT均明显高于较轻组(P0.05),但MODS发生率却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对患者恢复及预后评分,同时发现,重度组相比较轻组,预后更差(P0.05)。结论相比健康人群,ACI患者WMH程度较高;且WMH程度越高,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HT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7)
目的评价莫达非尼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导致白天过度嗜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209例OSAHS导致白天过度嗜睡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3例),分别每日1次口服莫达非尼200 mg或安慰剂,疗程为4周。记录白天过度嗜睡次数、嗜睡时间,评定症状体征总积分和Epworth睡眠量表(ESS)评分,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1%和43.7%,痊愈率分别为14.3%和2.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试验组的症状体征总积分、 ESS评分、嗜睡次数、嗜睡时间在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6.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莫达非尼治疗OSAHS导致的白天过度嗜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CBM、VIP、WF、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有关失眠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并分析比较了失眠的研究思路、诊断标准及评估量表使用的优劣,为临床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