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39篇
  免费   5563篇
  国内免费   1500篇
耳鼻咽喉   240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385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5410篇
内科学   2607篇
皮肤病学   490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4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364篇
综合类   32178篇
预防医学   3216篇
眼科学   236篇
药学   7098篇
  62篇
中国医学   137012篇
肿瘤学   445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982篇
  2023年   2008篇
  2022年   2356篇
  2021年   2885篇
  2020年   2235篇
  2019年   1736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2178篇
  2016年   2210篇
  2015年   2612篇
  2014年   5363篇
  2013年   5066篇
  2012年   7274篇
  2011年   8211篇
  2010年   7899篇
  2009年   7388篇
  2008年   7647篇
  2007年   6114篇
  2006年   5854篇
  2005年   6773篇
  2004年   8395篇
  2003年   10370篇
  2002年   7210篇
  2001年   10936篇
  2000年   10798篇
  1999年   9026篇
  1998年   8821篇
  1997年   8458篇
  1996年   8194篇
  1995年   7798篇
  1994年   5152篇
  1993年   2684篇
  1992年   2130篇
  1991年   1869篇
  1990年   1067篇
  1989年   922篇
  1988年   347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洪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医药学家,其代表作《肘后备急方》记载丰富的水肿治疗方药,不仅包括"发汗、利小便、攻下逐饮"的经典治疗方法,还记载了丰富食疗方法和外用方法方药,并提出了水肿忌盐、放腹水等当时较新颖的方法。这些丰富的方药、食疗、外用等方法,可为我们治疗水肿疾病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持续追踪与分析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有关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结合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不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8个调查点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研究采用《2017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接触、认知、信任和使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该研究共调查89 107人,有效问卷87 287份,有效率97.96%;其中城市人口占51.35%,农村人口占48.65%;男性占48.25%,女性占51.75%。2017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91.72%,阅读率89.61%,信任率89.60%,行动率55.53%。研究发现,年轻群体、高文化程度居民、未患慢性病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更优。建议加强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人群开展差异化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打好大众媒体组合拳。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患者大多数属于浅表性占位,主要临床症状是排尿不适感、间歇性血尿、尿痛、尿频等。早期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给予化疗药物灌注化疗以降低复发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肿瘤取得了一定成果,马纯政教授治疗膀胱癌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自拟包积解毒方应用于临床,可以降低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排毒胶囊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1 mg(3次/d),口服至疼痛明显好转后停用,缓解期给予别嘌醇片50 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全程加服清热排毒胶囊(萆薢、土茯苓、延胡索、没药、三七、秦艽、薏苡仁、黄芪、甘草),每次4粒,3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急性复发例数,以及血尿酸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20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0.00%(36/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治疗急性痛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6.
妇科肿瘤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美国正式成立妇科肿瘤学会(Society Gynecology Oncology,SGO),1987年经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FIGO)提议,成立国际妇科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IGCS),每2年召开1次会议.我国自1985年相应成立妇科肿瘤学组(Gynecologyic Oncology Group,GOG),1986年起每年召开1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小儿稚体娇嫩,易为内外因素所扰,若过食厚味,或乱用补品,易使小儿脾胃功能受损而形成诸多病证.俞尚德老师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用药轻灵,疗效卓著.现将其所治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导师名老中医张琪教授从事内科疑难杂病研究多年,尤其对于血证的治疗具有真知灼见,以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介绍如下.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9.
关庆维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1-362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的范畴.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与肺脾肾三脏关系都很密切.在急性发作期,大多由于外邪犯肺、肺失清肃而引起发病.病延日久,肺气受损,可进而损及脾、肾和心脏功能.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蕴,积湿成痰,痰湿上渍于肺,则发咳嗽、咯痰;若痰浊上壅于肺或肾虚不能纳气,则发喘证.所以,慢性支气管炎在迁延期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的患者其虚实之间可以互为因果,致使病情逐年加剧,发作频繁,造成恶性循环.笔者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位与病性,在分清虚实寒热、标本缓急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举数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关庆维 《北京中医药》2006,25(5):288-289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闪电样短暂而剧烈疼痛的综合征.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今举数例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