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了25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脑脊液细胞学与颅内压力的变化,提示上述变化与出血时间的长短、出血速度、出血量及脑脊液吸收率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郝登荣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1,(3)
1974年Hopkins曾报告过10例急性气喘病发作后合并类似脊髓灰质炎病的儿童病例,其特点为一个肢体的软瘫,腱反射减退,少有感觉障碍,气喘发作后4~7天的CSF有异常.恢复不佳和患肢明显萎缩.全部患儿病前均曾接受过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接种.病后培养无病毒生长,脊髓灰质炎抗体滴 相似文献
3.
血肿穿刺抽吸和内科传统治疗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40例自发性脑出血不同时期同类病人急性期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和内科传统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提示血肿穿刺抽吸组病情和出血量均较内科传统治疗组重和多,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时间短,前者疗效较后者佳,缩短了急性期康复时间。 临床资料 40例,血肿穿刺抽吸组(Ⅰ组),男14例,女6例;内科传统治疗组(Ⅱ组),男7例,女13例。两组年龄基本相近,病情分级Ⅰ组高于Ⅱ组1个等级,出血量Ⅰ组多于Ⅱ组一倍多,其余条件基本相当。选择1~7天内首次脑出血病人,观察时间3~4周。治疗前和后各全面检查一次,确定病情等级和等级转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2例经皮颅骨钻孔穿刺抽吸治疗自发性脑基底节区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提示本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系全身系统性疾病在脑部的表现,其病情可受脑内外诸因素的影响,后者文献报导较少。现将经CT证实的我科8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情影响的脑外因素分析如下。一般临床资料及分析 1.本组80例,男59例,女21例;40~49岁20例(死亡3例,病情重预后差4例),50~59岁34例(死亡1例,病情重预后差16例),60岁以上26例(死亡2例,病情重预后差13例)。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重预后差的病人数增多。 2.血压:以接诊首次记录为准。140/ 相似文献
6.
郝登荣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1,(3)
对6例颞叶活检和其中5例不同部位的尸检脑组织进行了干扰素的测定,证实干扰素与单纯疱疹病毒有关.对组织培养,病毒分离、定量和定型的均按标准方法进行.从脑部分离出来的每株HSV均经中和试验定型为1型病毒.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并发胰腺炎的病例,表现为脊髓损伤后发烧和血清及尿淀粉酶升高等轻度胰腺功能障碍,也可引起急性致命性出血性胰腺炎。胰腺炎诊断部分地根据血、尿或腹腔液体淀粉酶的升高,胰腺和唾液腺能合成大量的淀粉酶,而身体其他组织也同样含有淀粉酶。由于含有淀粉酶 相似文献
8.
9.
经皮颅骨钻孔穿刺抽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经皮颅骨钻孔穿刺抽吸治疗200例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示年龄在70岁以内、病情较轻、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以外囊型及脑叶性、出血时间4~8d、抽出血量达100%以上及无各种并发症者的疗效较佳,相反者疗效欠佳或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拟实施前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手术前后,比较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47±7.22) m L、(3.49±1.03) d、(7.35±1.24) 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76.39±7.52) m L、(4.86±1.09) d、(9.57±1.3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分别为(2.54±0.87)分、(2.01±0.50)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