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yocardial structure and dysfunction during post-resuscitation perio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at mode of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after cardiac arrest resulted from electric stimulation-induc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Methods: A total of 40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random number) assigned into post-resuscitation (PR) 4 h, PR 12 h, PR 24 h, PR 72 h and sham groups. VF was induced by an alternating electric current delivered to the right ventricular endocardium and untreated for 8 min. Biphasic waveform defibrillation was attempted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as synchronized after 6 min of CPR. Myocardi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with serum myocardial enzyme activity, echocardiography,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at different intervals. Results: Thirty-two animals were successfully resuscitated with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 in 86% (32/37) ra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sever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were found at 4 h after ROSC and then gradually improved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in ejection fraction at PR 72 h after ROSC was found, whereas thickened ventricular wall and increased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as well as interstitial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at 72 h after ROSC. Conclusions: A rat model of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after cardiac arrest resulted from electric stimulation-induced VF and CPR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2.
论线粒体与中医“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中医“气”的内涵,揭示人体气的本质,是目前中医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中医理论对气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将中医学的气理论与人体的线粒体的能量代谢等相比较,提出人体的气与人体的线粒体有许多密切关系。线粒体可能为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The cytochrome P450 enzyme 2E1 (CYP2E1) presents in both microsome and mitochondrion, which influences the metabolism of many xenobiotics. The mice active liver homogenate was prepared for the medicinal incubation and mitochondrion was extracted for chemical screening targeting CYP2E1 enzyme. Representative CYP2E1 inducers (ethanol and pyrazole) and inhibitors (diallyldisulfide and kaempferol)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omogenate-mitochondrial system. In parallel, the in-vitro microsomal method targeting CYP2E1 was also operated for compari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homogenate-mitochondrial method, the protein level and activity of CYP2E1 were increased by ethanol and pyrazole; reduced by diallyldisulfide and kaempferol, and this homogenate-mitochondrial method is convenient with good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screening chemicals targeting CYP2E1, especially for the inducers. Thus, the homogenate-mitochondrial method might be effective in screening both CYP2E1 inhibitor and inducer.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活性氧(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在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 SPF级健康新生SD大鼠60只,体重1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对照组(C组)、多次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ROS抑制剂组(A组)。S组和A组于出生后6、7和8 d时吸入3%七氟烷2 h,C组吸入空气。A组大鼠于每次七氟烷麻醉前腹腔注射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150 mg/kg。于出生后35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的自发活动能力,于出生后36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结果 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与MMP水平升高,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Bax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升高( P<0.05),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结构断裂。与S组比较,A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与MMP水平下降,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降低( P<0.05),线粒体肿胀及嵴结构断裂的情况改善。 结论 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激活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探讨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甸氧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941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从4月龄(青年组)、24月龄(老龄组)和941方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NADHOX)、琥珀酸氧化酶(SUCOX)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X)。用差光谱法(联二亚硫酸钠还原减正铁氢化钾氧化的消化值)获得细胞色素a、b、c和c1含量(Cyta、Cytb、Cytc和Cytc1)。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含理有一定下和,百3个氧化酶活性却显增加,同时细胞色素含量尤其是Cytb和Cytc显升高,941方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上述指标皆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衰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酶活性与青年组有显不同,表明衰老过程中肝细胞通过某种反馈机制使残存完好的线粒体氧功能代偿性增强;941方使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ing extract,CSE)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中内质网应激对线粒体融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NHBE,用CCK8法检测CSE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干预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CSE干预的最佳浓度及时间。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组,CSE干预组,4-PBA+CSE组,并分别给予相应浓度CSE及4-PBA干预。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性蛋白CHOP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 结果 细胞的生存率随CSE干预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下降,CSE最佳干预浓度为5%,时间为1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SE干预组CHOP表达增加,MFN2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水平上均值差(I-J)分别为4.17,0.67;蛋白水平上均值差分别为3.38,1.26; P值均<0.05];4-PBA+CSE组与CSE干预组比较,CHOP表达下降,MFN2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水平上均值差(I-J)分别为2.47,0.41;蛋白水平上均值差分别为1.90,0.85, P值均<0.05]。 结论 CSE作用下NHBE发生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通过减少MFN2影响线粒体融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是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等危重患者和全身麻醉维持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但MV如果使用不当也可引起或加重肺损伤,称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VILI),此为MV最严重的并发症。关于VILI的作用机制已有多方面的研究,但研究机制并不全面。以往研究中,MV激活炎症反应所导致的肺的生物性损伤已成为公认的观点,而Nod样受体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目的 通过对NLRP3炎症小体在VILI中作用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实践。 内容 深入探讨NLRP3炎症小体引起VILI的作用机制。 趋向 明确NLRP3炎症小体在VILI中的作用将为临床预防、治疗VILI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PINK1作为一种线粒体膜蛋白,具有蛋白激酶活性。PINK1参与了许多生物代谢过程。自发现PINK1蛋白与帕金森病相关以来,研究者一直在探究其生物学功能。PINK1位于线粒体外膜,可以通过磷酸化细胞中多种蛋白,调节细胞功能。同时PINK1与线粒体关系密切,可通过多条通路调控线粒体的形态、功能及自噬,但具体的调控方式尚未完全阐明。由于PINK1表达广泛,特别是在高能耗组织中高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因此其可能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调控。最初发现其基因型的突变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帕金森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期发现其可能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PINK1的功能将有助于揭示其生物学功能,为寻找干预PINK1相关疾病的靶点奠定基础。该文就近年来PINK1生物学功能及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与炎症及败血症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和其他细胞因子是炎症和败血症休克中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和分子标志物。重症炎症可引发败血症休克,损害组织线粒体。败血症休克分子机制之一就是由于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tNOS)持续催化NO生成,导致过量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ONOO_)产生,使线粒体功能异常,肌肉收缩功能减弱。在炎症和败血症休克过程中脏器的化学发光(其发射光在440~600nm)与自发光不同,很可能由于NO和ONOO_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形成自由基时所激发的。因此,用表面化学发光法监测原位炎症和氧化应激,是非常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医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60例脾虚证胃黏膜均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或不典型增生(AHP)患者,脾虚证分为脾气虚证(SQD)、脾阴虚证(SyinD)和脾虚气滞证(SDQS)3型和2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在CM200FEG型透射电镜(TEM)直视下,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核与线粒体采用9100/60型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能测定微量元素Zn、Cu;采用IBAS2000型图像分析仪测定上皮细胞核DNA;采用即用型非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切片p53、Ki67、CerbB2、P21ras表达。结果: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Zn、Cu量变和p53、P21ras、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率,随着SQD、SyinD和SDQS组的顺序递增;而线粒体Zn、Cu,则随着以上各组的顺序递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以上各项检测指标,在IMⅡb和ATP++组的变化与CA相近,无显著性差异;SDQS组与胃癌间在分子生物学上也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临床上发现SDQS慢性胃炎胃黏膜伴有ATP++、IMⅡb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