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738篇 |
免费 | 6994篇 |
国内免费 | 36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16篇 |
儿科学 | 429篇 |
妇产科学 | 475篇 |
基础医学 | 4432篇 |
口腔科学 | 1213篇 |
临床医学 | 16686篇 |
内科学 | 4859篇 |
皮肤病学 | 649篇 |
神经病学 | 752篇 |
特种医学 | 22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4篇 |
外科学 | 5117篇 |
综合类 | 36783篇 |
预防医学 | 14267篇 |
眼科学 | 748篇 |
药学 | 23229篇 |
241篇 | |
中国医学 | 43845篇 |
肿瘤学 | 15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5篇 |
2023年 | 2797篇 |
2022年 | 3333篇 |
2021年 | 4706篇 |
2020年 | 3543篇 |
2019年 | 3024篇 |
2018年 | 1469篇 |
2017年 | 2766篇 |
2016年 | 3024篇 |
2015年 | 3661篇 |
2014年 | 6087篇 |
2013年 | 5874篇 |
2012年 | 7354篇 |
2011年 | 8130篇 |
2010年 | 7494篇 |
2009年 | 7085篇 |
2008年 | 8103篇 |
2007年 | 7326篇 |
2006年 | 6930篇 |
2005年 | 8028篇 |
2004年 | 7266篇 |
2003年 | 8289篇 |
2002年 | 6528篇 |
2001年 | 5444篇 |
2000年 | 4699篇 |
1999年 | 3655篇 |
1998年 | 3252篇 |
1997年 | 3159篇 |
1996年 | 2586篇 |
1995年 | 2447篇 |
1994年 | 1941篇 |
1993年 | 1232篇 |
1992年 | 1150篇 |
1991年 | 1246篇 |
1990年 | 1005篇 |
1989年 | 1174篇 |
1988年 | 303篇 |
1987年 | 208篇 |
1986年 | 171篇 |
1985年 | 134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0篇 |
1958年 | 8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采用加服益气活血托毒法在肛瘘术后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肛瘘术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加服益气活血托毒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总分为(2.17±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9±0.75)分,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术后采用益气活血托毒法,疗效较好,内外兼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升高,除关节肿痛、变形、屈伸不利、晨僵等症状外,中晚期可出现口眼干涩、自汗盗汗、形体消瘦等气阴两虚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多年临床证实,益气养阴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而四神煎是治疗本病的验方,可有效配合现代医学进行治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本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已被列入《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指南》内。目前本法仍缺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进一步的机制探讨。本文将针对本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古籍及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顾石松教授深研扶阳理论,应用扶阳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甚殊。他认为痹证病机与阳虚、风寒湿侵袭有关,风偏胜发为行痹,治以温阳祛风;寒偏胜发为痛痹,治以温阳散寒;湿偏胜发为着痹,治以温阳祛湿,扶正祛邪并举,综合施治。本文摘录其验案三则,介绍应用扶阳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周期分解的圆形分布法在分析我国乙脑季节特征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为乙脑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2017年84个月的乙脑发病数据为基础,首先运用周期分解法分解出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因素和长期趋势因素,得到季节指数,并对长期趋势进行拟合,然后构建基于季节性指数的圆形分布法并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季节性特征。结果 2011-2017年我国乙脑的长期趋势最佳模型为ARIMA(0,0,2)(R^2=0.829,平均相对误差MAPE=0.151),我国乙脑高峰期发病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流行期在6月至11月,高峰期在7月至9月,高发日在8月22日。结论满足圆形分布法的应用条件时,基于周期分解的圆形分布法在探讨乙脑季节特征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丙酮-乙醚-水(acetone-ether-water, AEW)贯序涂抹法建立小鼠干皮症慢性瘙痒模型,检测皮肤和背根神经节(DRG)中MrgprA3和TRPA1 m RNA的表达,初步探讨MrgprA3和TRPA1在AEW诱发的干皮症慢性瘙痒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9周龄C57BL/6雄鼠12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颈背部皮肤涂抹丙酮/乙醚(1:1)和水,连续7 d制造小鼠干皮症慢性瘙痒模型;对照组小鼠涂抹蒸馏水,时间频率与模型组相同。观察小鼠搔抓行为学,皮肤组织学(HE染色)、肥大细胞浸润情况(甲苯胺蓝染色),RT-qPCR分析MrgprA3和TRPA1在颈段背根神经节(DRG)和病损皮肤中m 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抓挠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小鼠病损部位皮肤水分明显减少,皮肤干燥、脱屑,病理提示表皮增厚明显,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不明显;颈部病损皮肤和颈部脊神经节中MrgprA3和TRPA1m 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丙酮-乙醚和水贯序涂抹法成功建立小鼠干皮症慢性瘙痒模型,MrgprA... 更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春西部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 258例患者的19种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统计过敏原结果及种类。结果 1 258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4.0%。男性阳性率为33.5%;女性阳性率为34.5%。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豚草14.2%、艾蒿11.4%、屋尘螨/粉尘螨8.1%、猫毛3.8%、狗上皮2.4%、柳树/杨树/榆树2.1%,屋尘1.6%、蟑螂1.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2%、葎草1.1%。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2.9%、鳕鱼/龙虾/扇贝2.7%、牛奶2.3%、黄豆1.9%、蟹1.5%、虾1.3%、牛肉1.2%、花生1.0%、羊肉0.8%。混合过敏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论长春西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艾蒿和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鸡蛋白、鳕鱼/龙虾/扇贝、牛奶为主,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中成药》2019,(10)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温肾法联合西药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托伐普坦、还原性谷胱甘肽、呋塞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肺健脾温肾法,疗程14 d。然后,检测临床疗效、临床体征(腹胀、纳差、乏力、腹围、24 h尿量)、彩超相关指标(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腹水暗区深度)、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肾功能指标(尿素、肌酐)、体液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细胞免疫学指标(CD3 ~+、CD4 ~+、CD4~+/CD8~+)及血清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体征、彩超相关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P-选择素、ICAM-1表达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宣肺健脾温肾法联合西药可降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血清P-选择素、ICAM-1表达,改善肝肾功能和免疫力,减少腹水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