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319篇 |
免费 | 2018篇 |
国内免费 | 4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7篇 |
儿科学 | 91篇 |
妇产科学 | 85篇 |
基础医学 | 615篇 |
口腔科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7914篇 |
内科学 | 1134篇 |
皮肤病学 | 92篇 |
神经病学 | 190篇 |
特种医学 | 84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871篇 |
综合类 | 12285篇 |
预防医学 | 2423篇 |
眼科学 | 105篇 |
药学 | 4580篇 |
137篇 | |
中国医学 | 17574篇 |
肿瘤学 | 6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7篇 |
2024年 | 877篇 |
2023年 | 1295篇 |
2022年 | 1533篇 |
2021年 | 2207篇 |
2020年 | 1865篇 |
2019年 | 1209篇 |
2018年 | 437篇 |
2017年 | 887篇 |
2016年 | 1045篇 |
2015年 | 1198篇 |
2014年 | 2474篇 |
2013年 | 2257篇 |
2012年 | 3048篇 |
2011年 | 3452篇 |
2010年 | 3052篇 |
2009年 | 2819篇 |
2008年 | 3079篇 |
2007年 | 2410篇 |
2006年 | 2261篇 |
2005年 | 2296篇 |
2004年 | 1996篇 |
2003年 | 1771篇 |
2002年 | 1492篇 |
2001年 | 1289篇 |
2000年 | 946篇 |
1999年 | 768篇 |
1998年 | 678篇 |
1997年 | 577篇 |
1996年 | 536篇 |
1995年 | 453篇 |
1994年 | 330篇 |
1993年 | 223篇 |
1992年 | 207篇 |
1991年 | 195篇 |
1990年 | 161篇 |
1989年 | 21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大失血需快速补液、躁动、搬运、护送、护理的问题,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了抢救病人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系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以内,5条动脉(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分叉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本综合征已从椎基底动脉缺血区分出来,但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细胞学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 10 0例与术前针吸细胞学(FNAC)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诊断乳腺癌 5 4例 ,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 11例 ,阳性率及准确度为 65 %( 65 / 10 0 )。疑癌 6例 ( 6/ 10 0 )、细胞异型 11例 ( 11/ 10 0 ) ,三者综合为 82 %。假阴性 18例 ,假阴性率为 18%( 18/ 10 0 )。无假阳性率。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方法简便 ,安全快速和诊断率较高等优点 ,可以多部位、多深度 ,同时或异时取材 ,动态观察乳房肿块变化 ,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和静脉闭塞。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也影响了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压针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手术患者因紧张、疼痛、禁食禁饮等因素刺激血管收缩,静脉血管不易显露而增加套管针穿刺难度。2006年3~4月我科采用悬垂肢体结扎止血带穿刺,应用于100例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