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探讨最具经济效益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晚期NSCLC首治带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以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期作为衡量指标,观察两种方案治疗两周期后的经济成本效益。结果治疗后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0%、16.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0%、36.0%;直接成本分别为21 930.92(元)、23 642.24(元);有效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5 482.73、1 477.64;疾病控制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783.25、656.73;生存期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38.07、25.61。增量分析法提示以化疗组作为参照,中医综合组的△C/△E有效、△C/△E疾病控制、△C/△E生存期为142.61、213.92、4.93。结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与化疗相比较,虽轻度增加成本,但可获得更好的有效率及较长的生存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癌性胸水是晚期肺癌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癌性胸水生长迅速,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虽然对本症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却不尽人意。我们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中药制剂康莱特注射液(简称“康莱特”)治疗肺癌胸水10例,有效地控制了癌性胸水的生长和复发,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状态和免疫功能,延长了其生存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病例系1993年10月~1994年10月间收入我院的原发性肺癌病人。10例病例均有明确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24岁;病理及分期:本组10例均为腺癌…  相似文献   
3.
刘嘉湘教授创立的“扶正治癌”理论体系,具有“道、法、术、理”完备的科学属性和医文融合的人文属性。“扶正治癌”之“术”是形神并调,内外兼治,旨在有机整合内外治法,重视心身调节,从而达到扶正目的。其中形神并调重视在癌症综合防治体系基础上,对肿瘤患者之“神”的积极调护,最终达到形与神俱的疗效,充分体现了“扶正治癌”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对“扶正治癌”重视形神并调的人文基础进行溯本求源,丰富“扶正治癌”的社会文化内涵,为中医肿瘤学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助力中医肿瘤学的优势创新与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4.
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牛晏伟,刘嘉湘(200032)近年来,运用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报道日见增多,特别是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尤为人们重视,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人们对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进行广泛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在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10 0万人死于肺癌 ,占肿瘤死亡率的 1/6,居各种肿瘤之首[1 ] 。肺癌患者预后差 ,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基因芯片亦称DNA微矩阵 (DNAmicroarray) ,系固着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DNA微矩阵 ,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大通量研究基因表达 ,使得在基因水平上对肺癌的发病机理、临床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的研究成为可能。现将国内外近年来该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作一概述。1 肺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为了解肺癌与正常肺组织基因之间的差异 ,一些学…  相似文献   
6.
益肺抗瘤饮治疗271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为观察益肺抗瘤饮(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石上柏、重楼等组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将271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肺抗瘤饮组(A组)、益肺抗瘤饮加化疗组(B组)及单纯化疗组(C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127例)治疗后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NC(无变化)总计为81.10%,B组(80例)治疗后为87.50% ,C组(64例)为71.88%。远期转移率:A组为23.50%,B组为20.00%,C组为35.71%。研究结果提示,益肺抗瘤饮有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生存质量及提高多项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位致死原因,急需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国医大师刘嘉湘先生融汇中西医学治疗肿瘤的优势,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扶正法”治癌的观 点,经过长期系统研究,构建了“道、法、术、理”完备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推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从以“消 瘤为主”向“以人为本,人瘤并重”转换,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5年生存率达到24.22%的国内领先水平。本文 分别从机体免疫调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的角度揭示“扶正治癌”的科学内涵,并引入抑制静止期癌细 胞等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突破制约癌症防治效果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约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通常仅20%病人有手术条件,而剖胸切除率约占95%,手术后2年内较多见远道转移死亡。对于不能手术的肺  相似文献   
9.
人参对癌症患者的作用刘嘉湘众所周知,人参是一味补药。《神农本草经》谓:"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则轻身延年,"《本草汇言》谓:"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故真气衰弱;短促气虚,以此补之;如营卫空虚,用之可治也...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疗法强调辨证论治,注重整体和全面调节,显示了独到的优势,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已成为肺癌晚期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本文检索以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肺癌文献,进一步探讨肺癌的证候和施治规律,为制定肺癌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肺癌的中医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规范化治疗肺癌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