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常规抗病毒治疗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患者HAMD指数影响。方法选取本溪市传染病院患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青黄冰疏肝软膏穴位贴敷3个疗程,对HAMD指数及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2例患者HAMD抑郁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抑郁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75%。结论青黄冰疏肝软膏穴位贴敷,能够改善HAMD指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时应用HAMD抑郁量表指导中医脏腑经络辨证的可行性。方法:对慢乙肝与肺结核住院患者HAMD-24抑郁量表抑郁典型症状分布、单项症状均值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各自的抑郁特征,并依据中医学七情与五脏的生理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乙肝抑郁典型症状11个,其中抑郁情绪、精神性焦虑具有肝在志为怒的辨证基础;肺结核抑郁典型症状5个,其中绝望感与肺在志为悲的理论相吻合。结论:慢乙肝和肺结核患者HAMD-24抑郁量表评价的典型症状体现了中医肝脏、肺脏的病理生理特点,具备指导中医情志病辨证量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红外敏感穴位及其反映病症效应的科学性。方法:以位于右季肋区的经穴、非经非穴和左季肋区对称的经穴、非经非穴为测温点,以体表红外相对温度(经穴温度/同侧腋下温度)为指标,以左右温度不对称变化为判断标准,通过HBV感染与健康自愿者、慢乙肝与肝硬化的组内左右同名测温点配对T检验,组间同侧同名测温点ROC曲线分析,探讨肝区内测温点与肝脏疾病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①慢性HBV感染患者所有测温点相对温度均高于健康自愿者,肝区的日月、步廊和对侧期门内呈不对称性病理高温;②肝硬化所有测温点相对温度均低于慢乙肝,肝区期门、期门内呈不对称性病理高温。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区的期门、日月、步廊、期门内体表红外温度变化与肝脏病变及病情相关,具有反应病症的效应。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