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4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应用6-羟多巴胺(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288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dopa腹腔注射(10 mg/kg/d,20 mg/kg/d,30 mg/ kg/d)连续28 d,分别于不同时点(1、3、5、7、14和28 d)作行为学测定,并抽血测定Hcy、叶酸;同时分离大鼠海马区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刚果红染色并测定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的积分吸光度.结果 随着应用L-dopa剂量的增大、时间的增加可使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P<0.05).血浆Hcy浓度变化不一,随L-dopa剂量增大而升高,随L-dopa应用时间增长而波动,叶酸浓度降低(P<0.05).结论 长期大量使用L-dopa能使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血浆Hcy浓度升高,引起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推测PD痴呆(PDD)可能与Hcy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最近10年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方法:利用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及Pubmed网络,分别采用中、英文主题词“(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ey)”检索出1995/2005—06国内、外发表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结果:检出国外论文5574篇,国内886篇,文献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文献涉及12个相关学科;并列出了近10年国内、外同型半胱氨酸研究的前9个热点;中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的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及天津等地区。
结论:近10年来中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方向与国外接近;但个别方向稍滞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与6个学科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12-2015-06作者医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完成相应影像学检查,并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17项)分为并发抑郁组30例(HAMD评分≥7分)和未并发抑郁组30例(HAMD评分7分),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脑卒中部位、合并慢性疾病)和相关神经系统评分〔包括美国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的差异。另选取健康对照20名,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组样本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群(CD4~+、CD8~+、CD4~+/CD8~+)变化。结果 (1)并发抑郁组与未并发抑郁组间临床资料和相关神经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抑郁组血清CD4~+水平为(40.90±7.01)%,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9.90±7.62)%和未并发抑郁组的(45.73±8.23)%(均P0.05);并发抑郁组血清CD8~+水平为(27.27±8.29)%,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1.50±5.04)%(P0.05);健康对照组、未并发抑郁组、并发抑郁组血清CD4~+/CD8~+水平分别为2.45±0.69、2.01±0.75和1.60±0.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1,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失衡,并发抑郁症患者失衡更明显,这种免疫失衡主要表现在辅助T淋巴细胞CD4~+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伴抑郁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9例伴抑郁症状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及8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结果。结果:治疗2周及8周后氟西汀组HAMD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P300中N2、P3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或P<0.01),P3波幅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氟西汀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对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动态测定血浆CRP、ET和NO浓度。结果奥扎格雷钠和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RP、ET及NO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7天、14天与对照组比较CRP、ET及NO明显改变(P〈0.05、P〈0.01)。结论从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指标提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赛百纤溶酶对早期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6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33例,给予纤溶酶治疗,联合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联合赛百纤溶酶治疗,二组疗程均在治疗一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赛百纤溶酶联合应用治疗早期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