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慢阻肺协方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湿蕴肺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基础西药联合自拟慢阻肺协方)与对照组(基础西药),各49例。比较FEV1、FVC、TNF-α、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用药2周后的FEV1(47.62±5.81)%、FVC(51.62±3.52)%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41.81±4.38)pg/mL、IL-17(75.24±7.38)n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慢阻肺协方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湿蕴肺型)患者的炎症反应,提升肺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鼻息肉患者42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128μg/次,2次/d,疗程12周)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喷鼻,2次/d,疗程12周),每组21例,采用鼻息肉内镜评分评估鼻息肉治疗效果,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鼻息肉组织中EGF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鼻息肉内镜评分下降(P〈0.05),黏膜上皮细胞EGF [(0.15±0.04) vs (0.24±0.06)]的表达减少(P〈0.05),EGFR的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EGF的表达,对EGFR的表达无影响,这可能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质中总氰化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水质中总氰化物的方法。方法:采用BRAN+LUEBBE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经紫外灯照射分解后,125℃在线蒸馏得到HCN,被氯胺T氧化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巴比妥酸生成红色配合物,在600 nm处被检测。结果: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0,n=6),标准及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RSD≤9.11%、RSD≤3.61%,检出限为1.0μg/L(EPA论证值),回收率范围:92.78%~106.23%。结论: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56岁,咽部不适3个月于2014年4月1日入我院就诊。其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部不适,有异物感、阻塞感,无疼痛、出血、吞咽困难。在我院门诊行电子喉镜示:咽部肿物,存在口咽部略充血,咽后壁偏左侧可见肿物隆起,约7 cm ×3 cm 大小,质软,触之不易出血。双侧颈部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增强CT 示:口咽部左后壁占位,神经源性肿瘤?之后患者至他院,进行增强 MRI 检查示:左侧口咽腔咽旁间隙及咽后隙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如副节瘤、神经鞘瘤等,不除外血管源性肿瘤。其余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全套、血凝四项、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无异常发现,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1 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日本耳科学会(Japan Otology Sociely,JOS)也在独立开展有关中耳胆脂瘤分类和分期的研究工作.因此,EAONO和JOS决定一起合作,制定一份关于“中耳胆脂瘤定义、分类、分期”的全球通用共识文件,经过12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版本的联合共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标准型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s)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鼻息肉患者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1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44s和EGF的表达,以吸光度值代表两者的表达强度.结果 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炎症细胞CD44s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7、0.28±0.05和0.36±0.08,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组织的0.11±0.02、0.13±0.03和0.22±0.04(P<0.05);鼻息肉上皮中EGF的表达水平为0.22±0.05,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上皮0.08±0.02(P<0.05).结论 CD44s和EGF在促进炎症细胞浸润、上皮损伤修复及疝出固有层的上皮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用药联合耳后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收治的106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联合组(55例)和常规组(51例),联合组采用全身用药联合耳后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全身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纯音测听测试结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言语识别率高于常规组,纯音听阈值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结论 相较于常规全身用药,全身用药联合耳后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可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及纯音听阈值,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