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253篇 |
免费 | 8774篇 |
国内免费 | 58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03篇 |
儿科学 | 1489篇 |
妇产科学 | 1442篇 |
基础医学 | 3246篇 |
口腔科学 | 808篇 |
临床医学 | 34936篇 |
内科学 | 17211篇 |
皮肤病学 | 2535篇 |
神经病学 | 3629篇 |
特种医学 | 40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49篇 |
外科学 | 6556篇 |
综合类 | 69513篇 |
预防医学 | 22073篇 |
眼科学 | 1963篇 |
药学 | 81384篇 |
336篇 | |
中国医学 | 19848篇 |
肿瘤学 | 98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526篇 |
2023年 | 3114篇 |
2022年 | 3636篇 |
2021年 | 5395篇 |
2020年 | 4100篇 |
2019年 | 3039篇 |
2018年 | 1758篇 |
2017年 | 3232篇 |
2016年 | 3569篇 |
2015年 | 5064篇 |
2014年 | 10035篇 |
2013年 | 10466篇 |
2012年 | 14464篇 |
2011年 | 15767篇 |
2010年 | 15179篇 |
2009年 | 14961篇 |
2008年 | 16654篇 |
2007年 | 14442篇 |
2006年 | 14261篇 |
2005年 | 15541篇 |
2004年 | 15507篇 |
2003年 | 13816篇 |
2002年 | 9936篇 |
2001年 | 11468篇 |
2000年 | 9401篇 |
1999年 | 7767篇 |
1998年 | 7609篇 |
1997年 | 7288篇 |
1996年 | 5843篇 |
1995年 | 5559篇 |
1994年 | 3263篇 |
1993年 | 1984篇 |
1992年 | 1778篇 |
1991年 | 1496篇 |
1990年 | 1009篇 |
1989年 | 1110篇 |
1988年 | 254篇 |
1987年 | 223篇 |
1986年 | 138篇 |
1985年 | 81篇 |
1984年 | 65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1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
6.
目的评价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使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方案和沙利度胺(thalidomid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三种分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MDS患者,随机分二组,每组各14例,28 d为1周期,共4个疗程,完成方案后,进行观察结果比较。结果地西他滨方案和沙利度胺方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57.14%(P<0.01),部分及以上缓解率分别为64.28%、14.28%(P<0.01),其有效率、部分及以上缓解率明显高于沙利度胺方案(P<0.01)。在不良反应中地西他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诱发感染,而沙利度胺相对较轻,两组方案在骨髓抑制率和诱发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沙利度胺方案相比,地西他滨方案缓解率高、起效快、因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诱发感染,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8.
10.
目的了解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莆田市118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耐药情况,为防控耐药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化操作程序及质量保证手册》推荐的比例法,对分离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检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118例,总耐药率22.9%,其中耐多药率16.1%;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新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耐药高峰在青壮年组(20~39岁);一线药物总耐药率22.9%,新患者耐药率7.1%,复治患者耐药率45.8%;二线药物总耐药率8.5%,新患者耐药率1.4%,复治患者耐药率18.8%;6种药物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17.8%)、R(17.0%)、E(11.0%)、OFX(8.5%)、S(5.9%)和KM(5.9%)。结论莆田市结核杆菌耐药疫情严峻,要继续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早期发现并治疗,管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以减少耐多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