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4篇 |
免费 | 321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82篇 |
内科学 | 7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553篇 |
预防医学 | 43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04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205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221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美洛昔康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RA病人60例,实验组口服国产美洛昔康7·5mg,2次/d;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50mg,2次/d。治疗时间为28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炎性实验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休息痛、晨僵、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沉、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美洛昔康组较低。结论国产美洛昔康对RA的疗效与双氯酚酸钠相当,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B)对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和丙二醛(MDA)刺激的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消化大鼠肝脏,108g/L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以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PDGFR)含量。结果:MDA组与正常组相比可明显增加MTT吸光度(P〈0.05),PDGF组亦较正常组明显增加MTT吸光度(P〈0.01);1μmol/LSAB和10μmol/L SAB不仅可显著抑制MDA刺激的HSC吸光度增加(P均〈0.01),也可抑制PDGF—BB刺激的HSC吸光度增加(P均〈0.01)。PDGF及MDA作用后细胞PDGFR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10μmol/L SAB则可抑制PDGFR的表达。结论:SAB可通过抑制PDGFR的表达而抑制体外培养HSC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与SAB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20,(5)
目的探讨麦考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血清VEGF和ET-1水平的影响,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1月治疗90例IgA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单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观察组:47例激素联合麦考酚酸酯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清VEGF和ET-1水平。结果两组IgA肾病患者在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及VEGF和ET-1指标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且P <0.05。结论麦考酚酸酯联合激素可显著改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患者血清VEGF和ET-1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更适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成药宁神丸中丹参的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Luna C18(2)(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检测波长286 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结果:在0.142628~1.42628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1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1.70%.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并通过对数批样品含量进行考察,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茵栀颗粒是我院肝病中心的协定处方.方由菌陈、栀子根、丹参、黄芪、太子参、三七、郁金、鳖甲、柴胡等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健脾、活血疏肝、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含早期肝硬化)等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茵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控制茵栀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以控制茵栀颗粒的质量,保证药效。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4月,我们对100例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两种不同时机给予双氯酚酸钠栓镇痛,并对其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黄芪丹参及其有效成分配伍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肝脏代谢的影响,明确配伍成分抗AS的共同代谢机制.方法:给予ApoE-/-小鼠高脂饮食14 d,建立AS模型,取同周龄C57BL/6Cnc小鼠10只作空白组.AS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丹酚酸B组、黄芪-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氯酚酸钠栓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与杜冷丁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序号,单号分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试验组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肛塞并山莨菪碱20mg+NS100mL静脉滴入。对照组予杜冷丁80mg肌肉注射。比较两种方法用药后60min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不良反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氯酚酸钠栓联合山莨菪碱和杜冷丁治疗肾绞痛的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