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0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临床药学新领域——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从1990年启动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00年4月1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200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会议,反映了近几年国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主要研究动向,找到了进一步研究的策略、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今后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和前沿课题,其中包括人类基因组学的分支学科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及与其有关的重要前沿课题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erphism,SNP)检测等[1].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的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常用的6种主要降压药物(利尿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和药物基因组学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获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候选基因相关信息。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及其对人类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特别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研究,成为新一轮基因组科学的研究重点,不断发展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更使得人类对复杂性状疾病的理解和研究成为可能。由于SNP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突变率低等特点,因此在人群多样性、疾病基因定位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尝试对目前国际上SNP计划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复杂疾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基因多态性的不同导致了药物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现综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的相关性,并分析以往研究结果矛盾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药物基因组学在心脏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了解与基因因素相关的安全性变量,开发有助于评估临床试验早期药物安全性的工具,防止易感患者不适当用药。随着华法林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及"2010院内获得性尖端扭转室速(TdP)防治建议"的发表,临床医生对TdP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目前市面上大约存在50种因延长QT间期而有潜在诱导TdP危险的药物,本文据此重点阐述药物诱导TdP的遗传学、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陶霞  刘皋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2904-2905
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遗传学与药物反应的相互关系。本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高血压病和抗高血压药物反应异质性、与药物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不同个体高血压相关基因、基因影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血压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等的研究,不仅为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明确血压水平相关基因的个体差异及其在高血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个体对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反应不同,多项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个体对降压药物的反应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药物基因组学从基因水平研究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个性化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章介绍临床常用降压药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预测药物基因组学在高血压个性化治疗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每年多于200万患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其中因此死亡的高达10万人次。德国一项研究调查也表明,大约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新人院患。进行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化研究已成为临床药物治疗的当务之急。为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认识药物的浓度分布和临床预后,两门新兴学科——药物遗传学(以单基因为靶目标)和药物基因组学(以多基因为靶目标)已快速发展起来。本就遗传变异在心血管药物治疗反应的影响作用以及目前药物遗传学在该领域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然而,它并不是最理想的药物,原因之一在于临床上阿片类镇痛药的安全有效用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目前,阿片类药物个体差异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多方面的原因参与(比如基因或环境因素等)。本研究使用药物基因组学的双生子研究方法,研究基因与环境因  相似文献   
10.
魏加莉  周静  李宁  赵娣  陈西敬 《药学研究》2020,39(1):41-43,56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一类降压药。临床使用过程中,疗效受到患者基因组学特征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CYP3A)酶、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转运体参与了药物体内处置过程,而CACNA1C受体是发挥药效的关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基因多态性对该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就酶、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动和药效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