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771篇 |
免费 | 8442篇 |
国内免费 | 32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29篇 |
儿科学 | 3322篇 |
妇产科学 | 1483篇 |
基础医学 | 6057篇 |
口腔科学 | 1705篇 |
临床医学 | 39255篇 |
内科学 | 15434篇 |
皮肤病学 | 8678篇 |
神经病学 | 1277篇 |
特种医学 | 59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36篇 |
外科学 | 16209篇 |
综合类 | 65533篇 |
预防医学 | 42858篇 |
眼科学 | 851篇 |
药学 | 32701篇 |
588篇 | |
中国医学 | 14209篇 |
肿瘤学 | 25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117篇 |
2023年 | 4766篇 |
2022年 | 5191篇 |
2021年 | 7880篇 |
2020年 | 6619篇 |
2019年 | 5135篇 |
2018年 | 2533篇 |
2017年 | 5189篇 |
2016年 | 4858篇 |
2015年 | 6658篇 |
2014年 | 12431篇 |
2013年 | 11977篇 |
2012年 | 15031篇 |
2011年 | 15667篇 |
2010年 | 14733篇 |
2009年 | 13893篇 |
2008年 | 16428篇 |
2007年 | 14230篇 |
2006年 | 13535篇 |
2005年 | 13960篇 |
2004年 | 10946篇 |
2003年 | 9843篇 |
2002年 | 7883篇 |
2001年 | 6934篇 |
2000年 | 5414篇 |
1999年 | 4391篇 |
1998年 | 3823篇 |
1997年 | 3704篇 |
1996年 | 3013篇 |
1995年 | 2551篇 |
1994年 | 1980篇 |
1993年 | 1443篇 |
1992年 | 1172篇 |
1991年 | 1026篇 |
1990年 | 897篇 |
1989年 | 1020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55篇 |
1986年 | 114篇 |
1985年 | 81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影响因素,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及输液时低血钾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医院诊治的300例肺部感染输液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输液3d时的血钾浓度,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患者急性低血钾的影响因素。结果输液后34例患者发生急性低血钾,发生率为11.33%,其中轻度21例、中度11例、重度2例,分别占61.77%、32.35%、5.88%;患者性别、氯化钠输液量、输液总量与患者发生急性低血钾无关(P>0.05),患者年龄≥60岁、体温≥38.5℃、高血压及冠心病、抗菌药物为青霉素及头孢类、葡萄糖输液量≥1000ml/d、应用糖皮质激素是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葡萄糖输液量大、抗菌药物种类、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引起急性低血钾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输液后急性低血钾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以轻度为主,高龄、葡萄糖输液量大、抗菌药物种类、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容易发生急性低血钾,输液时应注意补钾预防低血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颈部间隙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和不同菌种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颈颌面外科头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头颈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4.7%,混合感染率为39.8%。最常见的菌属依次为:链球菌属(占56.1%)、葡萄球菌属(11.7%)、克雷伯杆菌属(6.1%)、埃希菌属(6.1%)。头颈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高,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有较好的敏感性。在不同菌种易感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克雷伯菌属细菌是有伴随疾病的非牙源性感染患者的高危易感菌。结论有伴随疾病的非牙源性颈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克雷伯杆菌属的感染;在头颈间隙感染患者的初治中建议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等高级别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3):215-219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辅以后路钉棒固定及闭式冲洗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56岁,平均(38.34±6.55)岁。术后观察患者体温、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中见病变椎体均有脓液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12例患者细菌培养均为阳性,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链球菌。患者术后体温均逐渐下降,至术后0~3 d,平均(0.42±0.900) d,体温完全恢复正常。随访时间20~52个月,平均(31.53±5.86)个月。10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血沉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2例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感染复发,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随时间延长,VAS评分显著减少,而JOA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影像检查未见病灶复发,无内固定物松动及移位,未发生脊柱畸形。12例患者中4例分别于术后22、27、30、31个月X线片显示椎体间骨桥形成,达到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可以彻底清除病灶、防止感染复发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6):1521-1523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半岛皮瓣在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5月,共收治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23例,均为胫腓骨骨折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应用-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内踝上皮支半岛皮瓣移植"的序贯救治方案。[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个月~2年,所有患者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患者术后受移植区域外形恢复效果较好,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内踝上皮支半岛皮瓣具有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血运可靠、操作简单、切取方便、手术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长效青霉素对感染梅毒孕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间收治的感染梅毒孕妇82例资料,按治疗和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进前41例患者为常规护理组患者,改进后41例为改进护理组患者,分析其两组孕妇用药后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的发生率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结果:改进护理组患者患者用药后疼痛复常率(无痛)为92.68%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为36.59%,而轻度、中度、重度疼痛复常率均低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改进护理组患者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97.56%vs 82.93%)(P<0.05)。结论:改进护理方式有助于缓解感染梅毒孕妇在使用长效青霉素治疗中的疼痛,且患者对改进后的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