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70篇 |
预防医学 | 5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3篇 |
中国医学 | 4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有研究者认为:“足三里”穴区的肥大细胞(MC)与肠系膜的MC位于同一经络线上属足阳明胃经[1],所以电针刺激后不仅引起穴位局部的MC脱颗粒,而且还引起肠系膜的MC脱颗粒,MC的颗粒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和组织胺,5—羟色胺、肝素等,本实验采用荧光组化方法来显示,电针刺激大白鼠“足三里”穴后,对肠系膜MC所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产生形态结构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 实验选用体重200~300g雄性健康大白鼠20只,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电针组。将对照组捆绑于固定架上(自制),30分钟后心脏放血处死;电计组用WQ… 相似文献
5.
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兰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757-759
肝衰竭病人即使进行综合内科治疗,病死率仍高达70%-80%。肝脏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肝相应短缺,病人等待肝脏移植的时间逐渐延长。美国2004年仅有20%等待肝脏移植的病人接受了肝脏移植。如何应用暂时的支持手段,维持病人的生命,以待肝细胞再生或等到合适的供肝,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系列体外的机械或生物装置,担负起暂时辅助或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的治疗方法。非生物人工肝包括血浆置换、血液和(或)血浆灌流、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非生物人工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根据病情选择各种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个体化治疗后有效地提高了肝衰竭的疗效。肝脏功能十分复杂,为更有效地代替肝脏的功能,将生物成分引入人工肝的治疗,即为生物人工肝(BAL)。 相似文献
6.
7.
8.
对大鼠肥大细胞美蓝活体染色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大细胞是机体组织器官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成分,含有丰富的酶系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分泌组胺、白介素、肝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等.肥大细胞作用广泛,不仅参加过敏反应,而且还参与机体多种正常的功能活动,因此对肥大细胞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许多研究发现,在同动物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对大鼠活体美蓝注射方法进行试验,可达到同一实验条件下同一动物不同组织器官研究肥大的细胞的目的,可以探讨其形态、分布及相互关系,同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形态学依据以及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凝结芽胞杆菌黑石礁新亚种LU-B02产生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的作用靶位及抑菌谱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山梨醇保护形态变异法结合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活性物质的作用靶位,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比较了该菌发酵液对不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该活性物质抑制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葡聚糖的合成从而造成其细胞壁残缺。该活性物质具有抗真菌专一性,对革兰氏阳性代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代表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均无抑制效果,而对人体病原真菌抑菌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测定表明白色念珠菌对LU-B02活性物质高度敏感,相当于斯皮仁诺8~16μg,抑菌效价每毫升相当于3 500 U制霉菌素或洁尔阴活性的4倍。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0.2%冰片时,室温下存放6个月仍可保持良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论凝结芽孢杆菌黑石礁新亚种(Bacillus coagulans spp.heishijiaosis)产生的活性物质在控制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