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134篇 |
免费 | 7292篇 |
国内免费 | 14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7篇 |
儿科学 | 893篇 |
妇产科学 | 806篇 |
基础医学 | 2082篇 |
口腔科学 | 554篇 |
临床医学 | 15712篇 |
内科学 | 7328篇 |
皮肤病学 | 585篇 |
神经病学 | 950篇 |
特种医学 | 26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1篇 |
外科学 | 6353篇 |
综合类 | 36465篇 |
预防医学 | 16340篇 |
眼科学 | 522篇 |
药学 | 44796篇 |
337篇 | |
中国医学 | 17208篇 |
肿瘤学 | 10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1篇 |
2024年 | 1921篇 |
2023年 | 3187篇 |
2022年 | 3740篇 |
2021年 | 5530篇 |
2020年 | 4633篇 |
2019年 | 2906篇 |
2018年 | 1501篇 |
2017年 | 2802篇 |
2016年 | 3051篇 |
2015年 | 4113篇 |
2014年 | 7946篇 |
2013年 | 7846篇 |
2012年 | 9590篇 |
2011年 | 10390篇 |
2010年 | 9530篇 |
2009年 | 8861篇 |
2008年 | 10248篇 |
2007年 | 8320篇 |
2006年 | 7784篇 |
2005年 | 8934篇 |
2004年 | 6913篇 |
2003年 | 5546篇 |
2002年 | 4332篇 |
2001年 | 3318篇 |
2000年 | 2579篇 |
1999年 | 1805篇 |
1998年 | 1427篇 |
1997年 | 1221篇 |
1996年 | 956篇 |
1995年 | 979篇 |
1994年 | 775篇 |
1993年 | 441篇 |
1992年 | 320篇 |
1991年 | 354篇 |
1990年 | 293篇 |
1989年 | 307篇 |
1988年 | 76篇 |
1987年 | 93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预后不良。大多数研究者都关注死亡率的结果。但是,使用机械通气并不意味着病情恶化。临床经验显示,一些患者甚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尽管在治疗上较为困难,但绝非不治之症。近20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性免疫抑制疗法成功地治疗了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病人,治疗效果良好。疗效虽然主要取决于医生,但病人的积极配合、合理用药也至关重要。现将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市工具厂的张师傅近来常感头晕、气短。王医生为他进行了详细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王医生给他配了药,并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张师傅的血压很快降到了理想水平。这日,张师傅又来复诊,王医生发现他很窘迫,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主动询问他的病情。“王医生,这种降压药能不能换一换,我不想服了。”张师傅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王医生感到很茫然:“这种降压药效果不是很好吗?再说你的血压已降至了正常。”“降压效果是不错,可是,我感到有点力不从心,爱人意见很大。”说着,老张用手指了指“下身”,这时,王医生恍然大悟,老张所说的是指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手段,经面罩机械通气是近年来治疗呼吸衰竭主要进展之一,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无创伤、使用方便、疗效好、通气和住院时间短节约了住院经费,但临床面临不依从性因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对24例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不依从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我科对4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5,19(3):208-210
051656 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骨肉瘤细胞的作用,051657 大鼠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特异性抗骨肉瘤作用,051658 TRAIL协同多柔比星高效杀伤骨肉瘤细胞,051659 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分析,051660 放射结合小剂量顾铂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笔者毕业后十余年中,临床上遇到心脑血管病人大部分正在应用西药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西药是否影响中医的辨证,临床上脉象是否随着西药运用而改变呢?中医脉象学是中医诊病、治病重要手段,望闻问切中“切诊”是主要组成部分。脉象变化是辨证论治重要依据,求证离不开脉象,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有:①脉位: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深沉为沉弦;②至数:脉搏的频率,以一个呼吸周期为单位,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三至为迟脉;③脉长: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越超三部脉象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9岁,由88年7月吃香蕉后引起腹泻,大便呈糊状,并伴有腹痛,每天大便次数为2-4次,特续一个多月,临床诊断为慢性肠炎,曾用过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后要求作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经分离培养,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通过药敏试验,提示丁胺卡那霉素敏感、使用该药三天后,病人腹泻仃止,大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