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6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341篇
口腔科学   328篇
临床医学   2448篇
内科学   893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19篇
综合类   3865篇
预防医学   4104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4227篇
  39篇
中国医学   1162篇
肿瘤学   118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1063篇
  2009年   1040篇
  2008年   1220篇
  2007年   1018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946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9):42-46
他出生于久负“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开平;幼时对自然界的“痴迷”始于方寸邮票;六年小学,五易校园却依然名列前茅;两次“化险为夷”,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50年来不断从微生物产物中找到抗肿瘤活性物质,推进抗肿瘤抗生素的研发;他提出抗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小型化、高效化以解决大分子蛋白难以进入实体性肿瘤的难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药学家与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  相似文献   
2.
《江苏卫生保健》2005,(2):17-17
危害人群健康的水污染,上世纪初之前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如引起霍乱等传染病。上世纪中叶.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引起了水俣病、痛痛病;上世纪70年代以来.水的有机污染问题变出.全世界已在水中测出2221种有机化合物.其中致癌、促癌和致突变物有上百种之多。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这三种污染并存.危害健康形势严峻.尤其是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3.
超抗原是一些分子,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产物和外源性微牲毒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它们以高度亲和力连接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抗原上,其连结部位与一般抗原连接部位不同,引起等定T细胞受体可变区基因族的T细胞的活化或无反应性。超抗原所致的T细胞增生或无反应性可能与人类感染性疾病有关,这些关系的证实可为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开展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超抗原的概念与人类T细胞的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4.
5.
6.
感染是机体在入侵的致病微生物作用-引起的一种病理反射过程,属于炎症的范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主要疾病,在人类前5种死亡原因中潜在寿命损失率比较中,感染性疾病的为3.78‰(创伤为17.09‰、肿瘤为6.02‰,呼吸系统疾病为5.19‰、心血管疾病为2.33‰。感染也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及和多发病,虽然近年来各地的发病率已普遍有所下降,但有的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仍然较高,我科自:1995~2001年共治口腔颌面间隙感染5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变形链球菌GbpA的GBD免疫防龋实验研究;附着状态对口腔白色念珠菌ALS基因mRNA的影响;第一恒磨牙窝沟菌群组成;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致龋相关基因,DNA片段的批量克隆与高通量筛选;外源性糖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华  黄新红  王慧清 《工企医刊》2003,16(4):105-106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常规分离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广泛的,并不是所有的病原菌的检测都能用PCR技术代替,因此,应用PCR技术时,必须有所选择。 1 PCR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结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其毒性物质主要为索状因子和硫脂,人类对其有较高的易感性,最易受损害的器官是肺,内消化道和接处感染者很少,绝大多数是由呼吸道入侵导致感染和发病。结核和其他分支杆菌感染疾病的诊断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当前,细菌编码鉴定技术,已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细菌鉴定,由于简明快速,省时省力,准确率较高,不需特殊设备和条件,因此,深受基层微生物工作者的欢迎。我院应用此法鉴定细菌数年,感到有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