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70篇 |
免费 | 1136篇 |
国内免费 | 5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5篇 |
儿科学 | 403篇 |
妇产科学 | 145篇 |
基础医学 | 815篇 |
口腔科学 | 123篇 |
临床医学 | 1823篇 |
内科学 | 1000篇 |
皮肤病学 | 111篇 |
神经病学 | 253篇 |
特种医学 | 3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659篇 |
综合类 | 4258篇 |
预防医学 | 2465篇 |
眼科学 | 98篇 |
药学 | 5426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2126篇 |
肿瘤学 | 1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329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494篇 |
2020年 | 456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336篇 |
2016年 | 367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844篇 |
2013年 | 876篇 |
2012年 | 1128篇 |
2011年 | 1187篇 |
2010年 | 1129篇 |
2009年 | 1119篇 |
2008年 | 1534篇 |
2007年 | 1210篇 |
2006年 | 1218篇 |
2005年 | 1243篇 |
2004年 | 848篇 |
2003年 | 663篇 |
2002年 | 491篇 |
2001年 | 467篇 |
2000年 | 349篇 |
1999年 | 333篇 |
1998年 | 286篇 |
1997年 | 246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47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63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2.
他出生于久负“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开平;幼时对自然界的“痴迷”始于方寸邮票;六年小学,五易校园却依然名列前茅;两次“化险为夷”,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50年来不断从微生物产物中找到抗肿瘤活性物质,推进抗肿瘤抗生素的研发;他提出抗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小型化、高效化以解决大分子蛋白难以进入实体性肿瘤的难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药学家与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在职大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生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6):703-704
如今我们已处在信息产业飞跃发展的时代 ,因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好计算机技术 ,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而获得较显著的教学效果。诸如 :原电池、化学平衡、溶解过程、气体的制取、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金属焰色反应等实验模拟演示 ,这些采用了一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具有声、图、文字和问答题并重、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在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 ,常常碰到许多抽象的理论 ,教师感到比较难讲 ,学生感到难理解。因为宏观物质… 相似文献
8.
9.
NK细胞是肿瘤免疫监视的第一道防线,搞清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下降的机理是提高肿瘤病人NK细胞功能的前提,也是肿瘤免疫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我们抽取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病人的外周血,发现其血清和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具有抑制NK细胞功能的作用,抑制作用的强弱与孵化正常NK细胞的时间相关。对照组用正常同种异体血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孵化,不呈现抑制作用。本实验提示血清中的抑制物质来源于白血病细胞,其抑制环节是在效靶作用之前预先作用于NK细胞。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