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464篇 |
免费 | 4502篇 |
国内免费 | 18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81篇 |
妇产科学 | 392篇 |
基础医学 | 1789篇 |
口腔科学 | 82篇 |
临床医学 | 8513篇 |
内科学 | 6363篇 |
皮肤病学 | 84篇 |
神经病学 | 121篇 |
特种医学 | 140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9篇 |
外科学 | 4394篇 |
综合类 | 22083篇 |
预防医学 | 4775篇 |
眼科学 | 116篇 |
药学 | 9976篇 |
363篇 | |
中国医学 | 5407篇 |
肿瘤学 | 106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6篇 |
2024年 | 992篇 |
2023年 | 1983篇 |
2022年 | 2234篇 |
2021年 | 3761篇 |
2020年 | 2957篇 |
2019年 | 2330篇 |
2018年 | 1150篇 |
2017年 | 2122篇 |
2016年 | 2135篇 |
2015年 | 2266篇 |
2014年 | 3847篇 |
2013年 | 3552篇 |
2012年 | 4286篇 |
2011年 | 4405篇 |
2010年 | 3921篇 |
2009年 | 3768篇 |
2008年 | 4055篇 |
2007年 | 3507篇 |
2006年 | 3063篇 |
2005年 | 3186篇 |
2004年 | 2750篇 |
2003年 | 2826篇 |
2002年 | 2339篇 |
2001年 | 2081篇 |
2000年 | 1567篇 |
1999年 | 1216篇 |
1998年 | 913篇 |
1997年 | 693篇 |
1996年 | 642篇 |
1995年 | 500篇 |
1994年 | 377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245篇 |
1990年 | 269篇 |
1989年 | 309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4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爱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6,20(4):349-350
胃癌经淋巴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组织内的淋巴管生成是发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起始环节,胃癌组织内新生的淋巴管出现形态结构、空间分布和功能异常改变。VEGF—C/-D及其受体VEGFR-3与肿瘤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测定VEGF—C和淋巴管标志物表达可预测和评估胃癌淋巴结受侵犯、转移状况。胃癌组织内的抗淋巴管生成实验已取得进展,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陆建勋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6,20(3):270-272,276
多年来,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愈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惟一的治疗方法,但HCC确诊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10%~15%,且术后复发率高达40%~60%,近年来介入治疗成为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疗效。随着HCC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使HCC介入治疗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文就HCC介入治疗的进展与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米索前列醇引产和79例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米索组:米索50μg置阴道后穹窿,给药 4h后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宫缩则重复给药,24h总量不超过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 2.5U加入5%葡萄糖 500ml静滴。8~10滴/分开始,最多不超过 50滴/分,用至5U,而无规律宫缩停止用药。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5%和85.4%,P <0.05,差异有显著性,产程时间分别为(7.6±3.3)h和(9.4±4.5)h,P<0.01,米索组产程明显缩短,宫缩过频及羊水污染率米索组偏高,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使其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宫缩类似生理性,易于承受;局部用药,可以自由活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方便,有效,副反应少,用药后的监测重点是防止宫缩过频。 相似文献
6.
7.
8.
朱靖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19(3):212-213
青光眼由于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常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时机。我院自1988年2月至1993年12月在5年内对42例晚期青光眼病例术后进行了近、远期随防,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ZI-76岁,平均年龄56.3岁。其中视野呈管状子以内4例,占9.52%。侵及注视点而仅存领侧视岛者12例,占23.8%。视力太差无法辨认现标者13例,占3O9%。视力低于0.OS20例,占对石叽。视力>0.83例,占7.2%。闭角型青光眼力例,开角型青光眼5例。术前眼压274-625kPa(lffe=7.seq),平均4.62kPa。所有病例均未作过…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核苷掺入技术及电镜观察首次证实雷公藤内酯对人胃癌细胞株 FGC_(85)的杀伤作用。用药早期,细胞数,分裂指数及 DNA,RNA 合成无明显变化,但出现核仁脱粒及核仁破碎等变化;晚期,电镜观察发现细胞以凋落方式死亡,药物主要作用于间期细胞,其杀伤机构的始动环节可能与核酸代谢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差的现状 ,探索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笔者对 78例晚期鼻咽癌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现将取得的远期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2年 12月到 1995年 10月连续收治的 78例鼻咽癌患者 ,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化疗加放疗组 (联合组 )和单纯放疗组 (放疗组 )。联合组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30~ 73岁 ,平均 5 0 5岁 ;放疗组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 13~ 73岁 ,平均4 9 0 2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评分在 80分以上。疗前未接受放疗或任何化疗 ,均为首次治疗。根据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