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7篇 |
免费 | 939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23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94篇 |
内科学 | 89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00篇 |
综合类 | 1419篇 |
预防医学 | 262篇 |
药学 | 49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3068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600篇 |
2023年 | 790篇 |
2022年 | 785篇 |
2021年 | 853篇 |
2020年 | 591篇 |
2019年 | 295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特色研究应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医临床特色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施治方案.在临证诊疗过程中,又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来搜集病人在生病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类信息,诸如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痒、麻、木等不适感受,或整体的困乏、无力,精神上的亢奋、萎靡等,经过医生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归纳、融合、抽象、研判、提炼加工后,判定该病证的病位、病性等,然后再依据当时、当地的气候特点、季节特点、区域特点、生活环境和病人年龄的不同,男女老幼的差异而采用适当的个体化的治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某县综合医院急诊科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医药治疗及管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中医药治疗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管理质量、重点病种管理质量、中医中药管理质量、康复保健管理质量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抢救管理质量、重点病种管理质量、中医中药管理质量、康复保健管理质量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腹痛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呼吸困难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应用管理质量,而且对急诊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更有利于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角度探讨医院西药与中成药联合用药所致的配伍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目的是在充分发挥中西药联合用药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安全、高效用药。方法:主要运用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联用所致的配伍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结果: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西药与中成药物联合用药中的应用,有助于发现配伍禁忌问题,从而从源头上降低用药配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结论:基于数据挖掘的角度可有效提升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降低用药潜在风险,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部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院2015—2016年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700例患者门诊记录数据,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89首,包含中药257味,其中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41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白术、茯苓、甘草、茵陈蒿、丹参;治疗肝硬化组方中置信度较高的药物组合有34个,处方中多为味甘,归脾经药物,功效以健脾、利水为主;14味主要关联规则中药的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脾经为主,药性以平、温、寒为主。结论:中药知识图谱模型可以深层次地挖掘中医治疗肝硬化的组方规律,对临床研究新药与经方挖掘有较强实用参考价值,能够为经方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林毅教授对乳腺癌围化疗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筛选2019年1月—2021年12月林毅教授诊治的乳腺癌围化疗期病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药物频次、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共纳入198个病案,涉及处方285个,位于前十的中药依次为大枣、白术、黄芪、枸杞子、鸡血藤、当归、黄精、麦芽、酸枣仁、远志,中药四气频次前两位为温、平,五味频次甘味最高,归经前六依次为胃、脾、肾、肝、肺、心经,确定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6个核心组合。结论 林毅教授在乳腺癌围化疗期的治疗经验为:因病因时,中西结合,扶正为主,辅助祛邪,辨证论治;顾护脾、胃、肝、肾,兼顾心肺,立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填精生髓治法,常用归脾汤加减合自拟三红汤送服益肾生髓液,药用平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的用穴规律和特点.方法 搜集2000年1月~2012年5月发表的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40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其取穴规律.结果 发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足阳明胃经穴选用最多,其中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选穴,其中配穴多以脏腑辨证取穴,并且募穴、下合穴、背俞穴等特定穴广泛使用.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分析发现,局部取穴配合脏腑辨证取穴是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灸处方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8):76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药物使用频次,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的经典Apriori算法对儿童肺炎用药数据中药物治疗效果进行了数据挖掘及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儿童肺炎联合用药有价值的规则4条。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可为临床医师在儿童肺炎治疗药物选择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挖掘中医智库(古籍)数据库中治疗消渴病的方剂、用药性味归经规律。方法 以“消渴”“三消”“消中”“消肾”“鬲消”“脾瘅”“消瘅”为关键词,在中医智库(古籍)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古籍,用excel录入数据,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挖掘古籍中治疗消渴病的方剂与用药规律的特点。结果 检索出11本金代至近现代的古籍医书,去除重复后得到61首方剂,高频方剂有人参白虎汤、白术散和调胃承气汤等。高频中药有人参、甘草、生地黄以及麦冬等42味,其中以寒性(39.53%)、甘味(41.54%)为主。归肾(21.92%)、肺(19.21%)经为主。结论 通过数据库挖掘古籍中的用药规律能指导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使经典方剂古为今用绽放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王成祥教授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王成祥教授含虫类药门诊处方401首,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构建数据库,利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合验案举隅,探讨王成祥临证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及特点。结果 研究共纳入医案257则,患者257例,401诊次,涉及呼吸系统疾病10种,阳性症状75种,舌质31种,舌苔42种,脉象26种,病机24条,药物184种,总用药频次6571次,其中,虫类药物4种,虫类药物总用药频次643次;王成祥教授常用虫类药按频次排序依次为蝉蜕、全蝎、僵蚕、地龙,常用剂量为6 g或10 g,不超过12 g;含虫类药的核心处方由蝉蜕、黄芩、苦杏仁、全蝎、半夏、五味子、甘草、干姜、枇杷叶9味药组成;临床表现前十位依次为咳嗽、白痰、咽痒、痰少或无、喘息、胸闷、气短、口干、黏痰、刺激性咳嗽;高频病机有痰热内蕴、寒饮停肺、风痰恋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寒热错杂。结论 王成祥教授使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时,精准选药,考究药量,注重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