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613篇 |
免费 | 7262篇 |
国内免费 | 37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65篇 |
儿科学 | 1121篇 |
妇产科学 | 639篇 |
基础医学 | 4293篇 |
口腔科学 | 1248篇 |
临床医学 | 17820篇 |
内科学 | 9317篇 |
皮肤病学 | 897篇 |
神经病学 | 1912篇 |
特种医学 | 41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3篇 |
外科学 | 6277篇 |
综合类 | 36096篇 |
预防医学 | 16108篇 |
眼科学 | 1257篇 |
药学 | 20930篇 |
608篇 | |
中国医学 | 15447篇 |
肿瘤学 | 38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235篇 |
2023年 | 4605篇 |
2022年 | 5382篇 |
2021年 | 8029篇 |
2020年 | 5260篇 |
2019年 | 4097篇 |
2018年 | 1981篇 |
2017年 | 3329篇 |
2016年 | 3289篇 |
2015年 | 3788篇 |
2014年 | 6217篇 |
2013年 | 5772篇 |
2012年 | 7330篇 |
2011年 | 7499篇 |
2010年 | 6704篇 |
2009年 | 6693篇 |
2008年 | 9588篇 |
2007年 | 7039篇 |
2006年 | 7202篇 |
2005年 | 7871篇 |
2004年 | 5019篇 |
2003年 | 4378篇 |
2002年 | 3383篇 |
2001年 | 2993篇 |
2000年 | 2221篇 |
1999年 | 1871篇 |
1998年 | 1583篇 |
1997年 | 1381篇 |
1996年 | 1237篇 |
1995年 | 1061篇 |
1994年 | 881篇 |
1993年 | 551篇 |
1992年 | 501篇 |
1991年 | 511篇 |
1990年 | 414篇 |
1989年 | 424篇 |
1988年 | 106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疑难病杂志》2019,(3)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龙葵当归三棱汤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6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龙葵当归三棱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A125、癌胚抗原(CEA)]变化、以及Th1、Th2、Th1/Th2、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INF-γ)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125、CEA、IL-2、IL-6、INF-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Th1、Th1/Th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Th2、Tre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0/30)(P<0.05)。结论龙葵当归三棱汤可以有效的改善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炎性反应和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优质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测定(Hb)、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凝血酶凝固时间(TT)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休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采用优质急诊护理方法,可达到理想干预效果,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ARA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SCTA肾动脉狭窄检查结果、总符合率。结果:肾动脉MSCTA与DSA检查证实两组结果评价肾动脉狭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以DSA结果为金标准,MSCTA对肾动脉狭窄0级、I级、II级、III级、IV级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90.52%、90.52%、92.24%、96.56%、99.14%。结论:MSCTA可显示出ARAS的病变情况并作出安全、可靠的诊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