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309篇 |
免费 | 6859篇 |
国内免费 | 22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8篇 |
儿科学 | 950篇 |
妇产科学 | 754篇 |
基础医学 | 8353篇 |
口腔科学 | 822篇 |
临床医学 | 15620篇 |
内科学 | 8706篇 |
皮肤病学 | 1257篇 |
神经病学 | 1278篇 |
特种医学 | 23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2篇 |
外科学 | 3575篇 |
综合类 | 25605篇 |
预防医学 | 18387篇 |
眼科学 | 634篇 |
药学 | 12484篇 |
273篇 | |
中国医学 | 6720篇 |
肿瘤学 | 31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5篇 |
2024年 | 2729篇 |
2023年 | 4088篇 |
2022年 | 4099篇 |
2021年 | 5436篇 |
2020年 | 4909篇 |
2019年 | 2847篇 |
2018年 | 1573篇 |
2017年 | 2127篇 |
2016年 | 2377篇 |
2015年 | 2659篇 |
2014年 | 4289篇 |
2013年 | 4209篇 |
2012年 | 5346篇 |
2011年 | 5701篇 |
2010年 | 4927篇 |
2009年 | 4515篇 |
2008年 | 8193篇 |
2007年 | 5111篇 |
2006年 | 4860篇 |
2005年 | 6170篇 |
2004年 | 4534篇 |
2003年 | 4817篇 |
2002年 | 3252篇 |
2001年 | 2627篇 |
2000年 | 1920篇 |
1999年 | 1531篇 |
1998年 | 1328篇 |
1997年 | 1114篇 |
1996年 | 879篇 |
1995年 | 742篇 |
1994年 | 592篇 |
1993年 | 380篇 |
1992年 | 373篇 |
1991年 | 374篇 |
1990年 | 346篇 |
1989年 | 25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医技杂志》2019,(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血清中的AFP、CEA、CA19-9指标进行单项测定与联合检测,对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AFP、CA19-9、CEA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9-9、CEA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将会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3.
C反应蛋白(CRP)最初是用肺炎球菌C多糖体来检测病人血清中的CRP。近年来,则采用CRP免疫家免获得抗CRP血清,再用这种抗血清做沉淀试验,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的方法来检测CRP。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7,24(5):290-290
皮肤结核46例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脓疱疮62例;艾灸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皮肤溃疡6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1例;人-猪链球菌病42例临床分析;血清学检测证实夭津市首例猫抓病一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洗手为当前医护人员每日必行的常规消毒工作.为了解增加洗手次数检测效果,现选择内外科病房的40位医务人员进行二次洗手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具体操作方法和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5,19(4):304-305
Apoptin-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选择;BRLF1-EBV的一种立即早期基因的研究进展;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gp96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IL-12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p73基因与人类肿瘤的研究进展;RNA千扰技术的应用;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TAOLi LUORui ZHUANGDiankui 《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2004,7(3):81-82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rum bilinabin and e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Compare the level of serum bilinabin among patients with e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other disease and normal persons. 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bilinabi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persons. Conclusion The reduction of density of serum bihrubin is one of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