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30篇 |
免费 | 8019篇 |
国内免费 | 5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儿科学 | 102篇 |
妇产科学 | 59篇 |
基础医学 | 1905篇 |
口腔科学 | 131篇 |
临床医学 | 1689篇 |
内科学 | 911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236篇 |
特种医学 | 3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004篇 |
综合类 | 3137篇 |
预防医学 | 3773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976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976篇 |
肿瘤学 | 27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569篇 |
2023年 | 893篇 |
2022年 | 1431篇 |
2021年 | 1308篇 |
2020年 | 1553篇 |
2019年 | 1324篇 |
2018年 | 1049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852篇 |
2015年 | 1048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384篇 |
2012年 | 468篇 |
2011年 | 560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358篇 |
2008年 | 527篇 |
2007年 | 671篇 |
2006年 | 588篇 |
2005年 | 515篇 |
2004年 | 470篇 |
2003年 | 413篇 |
2002年 | 356篇 |
2001年 | 523篇 |
2000年 | 553篇 |
1999年 | 327篇 |
1998年 | 282篇 |
1997年 | 175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88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6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38岁,3年前健康检查时发现心跳缓慢,活动后胸闷、气促。近半年来症状加重,一反复发作头晕和晕厥。于1979年5月3日入院。体检:BP120/70,心率42次入院当天记录的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P波,频率84次/分,以2∶1下传心室,P-R间期0.28秒,QRS间期0.14—0.16秒,/分,律规则,心尖区有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摄片心脏左右心室均扩大。临床诊断:心肌病。 相似文献
2.
药品在临床使用这一环节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在实践中模索出一套科学适用的临床药品管理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此撰文,仅供同行参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新生儿结核病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嘉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1,6(3):140-140
新生儿结核病是指围生期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大部分是出生前感染造成的,故又称先天性结核病。由于这个发育阶段结核杆菌入侵门户特殊,以及一些其它因素,使新生儿结核病具有独特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经胎盘传染者,原发综合征发生在肝,病灶多为少有甚至没有组织反应的“软结核结节”。坏死灶周围分界明显,坏死灶内细胞成份很少,但可找到大量抗酸杆菌,经动物接种证明是结核菌。经肺传染者,则形成弥漫性结核性肺 相似文献
5.
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消毒灭菌监测,保持无菌物品绝对无菌,无热源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7.
瘢痕硬度测定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达到无创伤、客观、定量测定瘢痕硬度的目的,设计制造出瘢痕硬度测定计,并用以测定了50例病人增生性瘢痕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瘢痕的硬度以及相邻正常皮肤的硬度。研究结果表明:本硬度测定计重复性好。精神度达到质控标准;所的硬度值在瘢痕和正常皮肤有极显著差异。作为判断瘢痕特征指标有特异性;瘢痕硬度在治疗后3个月〈2个月〈1个月〈治疗前,说明用于监测瘢痕疗效和成熟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贺光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2,(2)
本文根据34例电击伤临床资料,分析早期处理与病人全身情况、局部损伤愈合以及并发症的关系.并讨论间生态组织的处理原则.结果表明:伤后1天内与伤后3天以上就诊的病人比较,前者全身情况良好,创面感染率低,局部损伤用皮瓣或(和)皮片覆盖效果满意,并发症及截肢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Zheng-Hua ZHU Bai-Ren WANG Qing-Rong TAN Xiao-Li DUAN Fang KUANG Zhen XU Gong JU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s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s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 i’an China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6,(3)
1 Introduction Exposure to hostile stressors causes a series of coor- dinated responses in the body, such as alterations of neu- roendocrine secretion, immune reaction and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stability and sur-vival of the organisms. Stressors are divid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physical, or systemic, and psychological, or emotional / processive. Each stressor might activate a spe- cific central pathway to induce a special neuroendocrine response, even cause st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