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2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101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T2-FLAIR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的术前头颅MRI图像的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WHOⅡ~Ⅲ级)98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45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14例),1p/19q非联合缺失53例(W... 相似文献
3.
王腾;黄峥兰;高淼;李会;周芳竹;冯文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1):1477-1483
目的:构建F-actin结合结构域(F-actinbindingdomain,FABD)缺失腺病毒载体Ad-Bcr/Abl-ΔFABD和野生型Bcr/Abl腺病毒载体Ad-Bcr/Abl,探讨FABD结构域对Bcr/Abl蛋白定位及功能的影响。方法:PCR扩增bcr/abl和bcr/abl-ΔFABD片段,双酶切后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经AdEasy构建系统获得腺病毒Ad-Bcr/Abl-ΔFABD和Ad-Bcr/Abl,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包装。将细胞分为3组,Ad-GFP组、Ad-Bcr/Abl组以及Ad-Bcr/Abl-ΔFABD组,分别加入对应的腺病毒。Westernblot验证Bcr/Abl和Bcr/Abl-ΔFABD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cr/Abl和Bcr/Abl-ΔFABD在293T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术、MTT法分别检测Bcr/Abl和Bcr/Abl-ΔFABD对293T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结果:双酶切以及测序验证穿梭质粒构建正确;PacⅠ酶切验证重组腺病毒质粒重组成功;绿色荧光显示重组腺病毒包装成功;Westernblot验证Bcr/Abl和Bcr/Abl-ΔFABD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发现Bcr-Abl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依赖于F-actin;FABD缺失后虽然不能使Bcr/Abl入核,但使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方式由均匀变为点状或块状聚集;FABD缺失后,Bcr/Abl在细胞内呈块状聚集的方式与IM处理后的结果相似。流式细胞术和MTT结果显示,与Bcr/Abl相比,Bcr/Abl-ΔFABD组293T细胞的凋亡比例增加(P<0.05),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Ad-Bcr/Abl和Ad-Bcr/Abl-ΔFABD重组腺病毒,FABD缺失后使Bcr/Abl蛋白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方式发生改变,并能抑制Bcr/Abl的抗凋亡能力和促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溶血磷脂酸对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诱导小鼠胚胎干(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并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分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滴培养法诱导小鼠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全细胞膜片钳记录LPA0.1,1.0和10μmol/L对小鼠ES细胞分化心肌细胞ICa-L的影响。结果小鼠ES细胞成功向心肌细胞分化。0.1,1.0和10.0μmol/LLPA使分化心肌细胞ICa-L峰电流密度分别由用药前-6.8±0.7pA/pF增加到-8.9±1.2,-12.6±2.9和-16.6±3.5pA/pF(P<0.01或P<0.05)。结论LPA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小鼠ES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ICa-L。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利用5型腺病毒载体转染人T淋巴细胞,对其转染T淋巴细胞的效率以及细胞毒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T淋巴瘤Jurkat细胞及原代T细胞,腺病毒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为20、50、100、200和400对其转染,转染48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选取腺病毒转染后的不同时点,利用碘化丙啶染色法分析转染对于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AnnexinV/7-AAD染色法分析转染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分析转染对活细胞数目的影响。结果:5型腺病毒载体转染T淋巴瘤的效率最高,转染效率随着MOI值的增大而增加;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转染效率大致相同,T细胞经刺激活化后,CD8+T细胞的转染效率下降;病毒转染未导致明显细胞凋亡;病毒转染对细胞周期与活细胞数目没有显著影响。结论:5型腺病毒载体转染T细胞呈现较低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能量底物代谢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40%脂肪、42%碳水化合物和18%蛋白)4周及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次性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对照组(fat-fed/STZ)继续高脂喂养,实验治疗组(fat-fed/STZ/RSG)给予罗格列酮(RSG)3mg·kg-1·d-1治疗2周;正常对照组(chow-fed)为普通饮食喂养(12%脂肪、60%碳水化合物和28%蛋白)。左室插管检测心功能后进行30min等容离体心脏灌注,灌注液含100μU胰岛素、3%BSA、5mmol/L葡萄糖、0.4mmol/L[3H]软脂酸,测定样品葡萄糖摄取量及[3H2O]计数,评估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率。结果: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所制备模型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及FFA水平均高于正常鼠,与临床2型糖尿病的代谢特征相似。成模2周后,fat-fed/STZ组大鼠与chow-fed组比较,30min心肌葡萄糖总氧化量明显减少[(54.7±6.2vs69.0±5.7)μmol/g干重,P0.05);EDP和-dp/dtmax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IR导致2型糖尿病心肌能量底物代谢的异常和左室舒张功能的降低,早期使用RSG改善IR,不仅能提高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脂肪酸氧化,也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白鼠心室肌细胞ClC-2型氯通道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C lC-2型氯通道(简称C lC-2)的特性。方法以酶解法分离大白鼠心室肌细胞,先后用正常、改变渗透压以及不同的pH值的灌流液灌流,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观察心室肌细胞C lC-2通道的活性变化。结果①正常心室肌细胞的C lC-2通道具有电压依赖性。它在细胞膜超极化(-40~-100 mV)时激活,由C l-介导的一种内向整流电流(IC I,ir)。低渗时细胞膨胀会加速激活,增加电流强度。高渗时反之。它可以被9-蒽甲酸(9-AC)所阻断,但对乙拌磷1,2-二苯乙烯衍生物SITS不敏感。②当pH值从7.4升高到8.0时,IC l,ir强度减小;当pH值从7.4下降到6.8时IC l,ir强度明显增加。在pH值为5.5的时候,电流几乎为零。结论C lC-2通道介导的IC l,ir,在超极化、低渗、细胞肿胀及酸性环境下其电流强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家兔心室肌各层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瞬间外向钾电流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心室肌各层细胞的动作电位 (AP)、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特性、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内膜、中层 (M细胞 )、外膜层细胞的Ito及苯巴比妥对其影响 ,并与AP复极化达 90 %时程 (APD90 )进行比较。结果 :M细胞AP呈尖峰 圆顶形并有切迹 ,且APD90 最长。使用苯巴比妥后心室肌三层细胞 (由内→外 )APD90 在30 0ms基础刺激周长 (BCL)下缩短了 11.3% ,19.4%和 31.2 % (P <0 .0 5 ) ;在 6 0 0 0msBCL下分别下降了 11.5 % ,31.2 %和 13.4% (P <0 .0 5 )。M细胞、外膜层细胞的Ito比内膜层细胞大 (14.85± 1.1PA·PF- 1 、15 .2± 2 .3PA·PF- 1 vs 8.30± 0 .5 5PA·PF- 1 ;P <0 .0 5 )使用苯巴比妥后心室肌三层细胞 (由内→外 )下降了 2 9.5 % ,46 .7% ,47.2 % (P <0 .0 5或0 .0 1)。结果提示Ito呈正向影响APD ,影响程度受基础频率和不同层次细胞的制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