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生后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应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始按5mg/(kg·次)静滴,继按2.5mg/kg12h 1次维持,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mg/(kg·次)8h 1次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呼吸暂停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双源CT评价急诊PCI药物涂层支架及金属裸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方法 85例急性心梗并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后1年的患者行双源CT检查,分析其管腔丢失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①双源CT获得80例(94.1%)患者共88枚(93.6%)冠状动脉支架清晰图像.②在管腔丢失方面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支架内再狭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源CT可作为支架术后患者的无创随访手段;在急性心梗中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可减少管腔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极低体重儿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未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出生早期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住院日、死亡情况。结果: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日、死亡率与未用者无明显区别。结论: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预防医院感染无明显疗效,建议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极低体重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责任制护理的全面开展,护理工作繁重与患者期望值增高的矛盾日益明显,为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结合我院工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科感染性疾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发生的情况及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机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 对 938例因单纯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 结果 938例感染患儿中出现SIRS的共 12 5例 ,占 13 3%。SIRS组不论是单器官功能不全还是MODS的发生率均高于非SIRS组 (P <0 0 1)。符合SIRS 4项标准中的项目越多 ,发生MODS的机率越高。SIRS组患儿入院 3d内MODS的发生率 (85 7% )远高于 3d后的发生率 (14 3% )。 结论 SIRS患儿发生MODS的危险性较大 ,与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数拟呈正比 ,SIRS患儿应早期干预、综合治疗 ,才能阻断SIRS的继续发展 ,避免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9.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肿瘤,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技术的患者死于局部未控者占放疗患者总数的1/3强。应用食道癌适形放疗技术,可在减小放疗损伤的前提下,给予肿瘤组织更高剂量的照射,改善局部控制。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该技术共治疗食道鳞癌患者4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食道癌适形放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66例(均于发病12h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严格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组术前20min开始使用法舒地尔并继续使用至病程1周,主要观察患者PCI术中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灌注,住院期间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声心动图、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6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停用法舒地尔;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CKMB、cTNI、左室收缩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45、0.028、0.049);住院期间MACE、出血、低血压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可改善冠脉血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