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汤山,一个令人难忘的名词。一年多前掩袭而至的SARS狂魔,一度中断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同时也使更多的人矍然自省。在中央及北京市领导的直接过问和各省市医务人员的无私协助下,以遏制非典病魔为主要使命的小汤山传染病医院在北京北郊小汤山迅速建成,“小汤山速度”赢得国际社会的一片喝彩。小汤山,见证了一段灰色的记忆,更记录了面对突发灾难时举国上下的众志成城。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名词,由此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符号,被收录进一个民族的编年史。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一决明素。采用甲醇溶解超声波提取用C18不锈钢柱(HypersilAA-ODS 5μm 2.1×200mm),以甲醇-0.01mol/L磷酸溶液(83 17)为流动相,于276nm波长下进行检测。采用该方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1.6%,标准差5.48×10-3,相对标准偏差为 0.034%。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降脂、减肥类保健食品中决明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破骨细胞(OC)在骨关节炎(OA)各个时期中的增殖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用改良Hulht手术方法造模,左膝为对照组,右膝为OA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时采集全膝关节(n=5),并置于4℃多聚甲醛(PFA)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甲苯胺蓝(TB)及番红-O快绿染色,观察软骨形态学改变并半定量TRAP染色阳性的OC数量,通过Mankin's评价OA软骨破坏的进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间OC均呈快速增高,然后下降的一过性增殖变化.对照组(左膝)在1周时OC数量为(65.20±4.12)个/mm2,2、4周时逐渐减少,分别为(47.20±4.31)个/mm2、(26.20±3.87)个/mm2,8周时几乎看不到,细胞数为(7.00±2.28)个/mm2;OA模型组(右膝)在1周时OC数量为(70.40±5.46)个/mm2,2周时增加至(86.20±5.42)个/mm2,4周时减少至(38.00±3.16)个/mm2,8周时几乎看不到,细胞数为(6.21±2.93)个/mm2.模型组OC数量在2、4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大鼠膝关节OA实验的早中期OC大量增殖,OC可能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赵福河  唐涛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52-252,256
目的 摸清麻疹暴发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同时,对孕妇血清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 该县408例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91.18%,风疹IgM抗体全部阴性,说明该县属麻疹暴发.其发病特点是:0~10岁、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其发病构成比分别为45.71%(170/372)、30.38%(113/372).性别上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20~25岁年龄组,女性发病较高,其发病比例,男女之比为1:2.9(14/41),同时,在疫区采集的未发病的孕妇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仅为25%(7/28).结论 该县以0~10岁、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存在着麻疹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首先,应加强该年龄组、尤其2岁以下幼儿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其次,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同时也要加大麻疹保护性抗体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全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全市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常规肌力训练,包括膝关节周围肌肉等张训练和等长静蹲练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改善KOA患者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ioperativc delirium in the elderly with hip fracture and to define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DSM-Ⅳ was adopted to diagnosis of perioperative delirium in the elderly with hip fracture, The data of 148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etween the deliriou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re were 26 (17.6%) cases diagnosed with delirium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cluding 22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nd the delirious symptom lasted 3 days in average. For the type of delirium, there were 15 cases with mania type, 4 cases with inhibitory type and 7 cases with mixed typ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delirium were older [(79.67±7.7) years old vs. (75.5±7.0)years old, t=2.668, P=0.008)]. Five cases who had previous delirium occurred perioperative delirium, and five patients who received external fixator showed no perioperative delirium. Conclusions Perioperative delirium is a heterogeneous symptom on the basis of brain aging and degeneration. It affects the prognosi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nd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parate entity, which can be prevented and trea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发生、预防、治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IV)诊断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回顾性分析148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按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并将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之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围手术期26例(17.6%)出现精神障碍,平均持续时间为3d,其中22例(84.6%)发生于术后.所有围手术期精神障碍中,狂躁型15例(57.7%)、抑制型4例(15.4%)、混合型7例(26.9%),无围手术期精神障碍者平均年龄(75.5±7.O)岁,围于术期精神障碍者平均年龄(79.6±7.7)岁(t=2.668,P=0.008).5例有既往精神障碍史的患者均出现围手术期精神障碍,5例外同定架治疗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结论 围手术期精神障碍是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引起,影响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应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对待,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新生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凝血酶敏感蛋白-2(TSP-2)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不同时间点灌注取脑,采用脑微血管银染法观察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各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银染法益气活血组14~28 d血肿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较其他各组多,35 d可见血肿完全吸收,其他各组仍有较小血肿.TSP-1与TSP-2分别在造模后4、28 d达高峰,CD36在造模后4、28 d呈双峰表达.益气活血组4 d TSP-1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4~7 d下降明显,21 d TSP-2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28 d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TSP-2及其受体CD36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及对脑内血管新生的影响机理。方法:80只SD大鼠成功制作为脑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HBO组各40只,术后HBO组大鼠进行HBO治疗,压力值设定为0.20 Mpa,每次60min,每天1次。于手术后4、7、14、21及28d时分别随机抽取各组大鼠8只,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并评分,计算脑组织含量,并随机抽取其中3只,断头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因子HIF-1的表达。结果:术后4、7及14 d时2组行为学3项评分(langa评分+Berderson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总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术后21及28d时HBO组3项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肿周围灶可见HIF-1α的表达,在相同时点HBO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HIF-1α在4 d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HBO组在4 d后呈逐渐增高趋势,28 d时才较前下降。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区HIF-1α表达增强;HBO能明显促进脑出血大鼠脑内HIF-1α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加快血肿的吸收,促进微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量的影响,从脑出血损伤区微血管系统重建的角度,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补阳还五汤全方(黄芪,当归,赤芍,红花,川芎,地龙,桃仁按20∶3∶3∶3∶2∶3∶3的比例);补阳还五汤益气成分(黄芪按上述比例);补阳还五汤活血成分(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按3∶3∶3∶2∶3∶3的比例)。用蒸馏水两次水煎,分别浓缩为1.54,0.81和0.73g/mL。实验分组: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活血组。正常对照组5只大鼠,其余每组30只,再随机分为术后灌胃2,4,7,14,21,28d6个观察时间点,各个时间点5只大鼠。实验干预:造模: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将胶原酶Ⅶ注入大鼠大脑右苍白球制成脑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注入2μL生理盐水,其余手术过程相同。给药:正常对照组:普通饲养,自由饮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予蒸馏水灌胃2次/d,2mL/次;益气活血组、益气组、活血组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全方、补阳还五汤益气成分、补阳还五汤活血成分30.80,16.20,14.60g/(kg·d)(按体表面积计算为临床70kg成人剂量的3倍)灌胃,2次/d,2mL/次。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2,4,7,14,21,28d麻醉下取脑,制备切片;正常组动物于28d处死。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灌胃不同时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阳性微血管数。结果:1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假手术组皮质偶见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②模型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呈双峰表达,4d为最高峰,至14~21d再有小高峰出现。③益气活血组给药4d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为表达低谷,低于模型组(P<0.01)、益气组和活血组(P<0.05);在中后期,益气活血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高峰为7~14d,较模型组提前出现,21d后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已表达极少(P<0.01);益气活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7d后一直呈高水平维持,高于其他各组(P<0.05),28d后开始逐渐下降。④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造模后4d达最高峰(P<0.01),两周后几乎无表达。益气活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峰推迟至7d出现(P<0.05),之后逐渐下降。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通过调节脑出血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改善出血后脑组织的微环境,有利于微血管系统重建,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