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制备藻酸双酯钠(PSS)的铬配合物.并研究其溶解性、颜色、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和光谱表征.方法 将PSS与三价铬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络合.制备PSS铬配合物(PSS-Cr),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并采用UV、IR、HPGPC、原子吸收和电导滴定等分析方法 对PSS-Cr的结构和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与结论 制备PSS-Cr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50℃.pH值为7,PSS(以单糖计)与铬的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PSS-Cr中的铬含量迭6.69%,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8D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历代医家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方法以健忘、多忘、痴、呆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相关文献,筛选方剂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挖掘方剂的中药组成和配伍规律。结果共选出449首与治疗老年性痴呆相关的处方,涉及中药682味。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单味药为人参(192),药对为人参、远志(182),3味药物组合为茯神、人参、远志(79),4味药物组合为远志、人参、茯神、甘草(37),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人参-远志、人参-甘草、人参-茯神等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剂中常用配伍。结论历代医家治疗老年性痴呆选药以补益、安神药物为主,其配伍组合合理,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 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海洋中药研究现状,了解海洋中药研究进展,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9至2019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海洋中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中文文献914条,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为海洋中药研究的主体机构,发文量较多;发表4篇以上文章的作者可称...  相似文献   
5.
逍遥滴鼻液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逍遥滴鼻液通过鼻腔给药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逍遥滴鼻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6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滴鼻组、太极通天口服液组、逍遥滴鼻液灌胃组及逍遥滴鼻液滴鼻组 ,根据文献方法改进 ,用硝酸甘油 9.5mg·kg-1剂量皮下注射复制偏头痛模型 ,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 fos基因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面积及灰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逍遥滴鼻液滴鼻组大鼠脑干、下丘脑中的c fos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和面积显著低于逍遥滴鼻液灌胃组和太极通天口服液灌胃组。结论 :逍遥滴鼻液能显著抑制c fos的表达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干预c fos产生的某个环节 ,在作用效果上优于太极通天口服液 ,鼻腔给药优于灌胃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失眠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及失眠症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选失眠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通过迭代,检索出事务数据库中的所有失眠方剂中支持度≥20%的中药项集,再利用频繁项集构造出置信度≥60%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配伍关系).结果 通过频繁项集共挖掘失眠方支持度>20%、置信度>60%的核心药对共18组,置信度>60%、支持度>20%的3味核心药组共17组.核心药对及药组主要配伍药物是炒酸枣仁、人参、当归、茯神、麦冬、远志、甘草、白茯苓、柏子仁、生地黄、熟地黄等.结论 核心药对与核心药组均属补益药与安神药配伍,由此可知补虚、安神是治疗失眠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 Web 的医学实习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思想为指导,使用 ROR 敏捷开发框架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使用后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管理系统的八项满意度指标的平均分为3.29~3.71,说明使用者对系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该系统改变了以往以医院为主导、学校间接参与的管理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务处—学院—医院”三方管理,提高了临床实习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归肺经中药无机元素含量,探讨与其归肺经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14种归肺经中药27种无机元素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无机元素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14种归肺经中药中常量元素K,Ca,Mg平均含量最高,Fe,Mn,Zn,Cr,V,Se,Ni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这些元素与肺经功能系统病理生理有一定的联系.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归经数的归肺经中药无明显聚类现象,提示同归肺经而归经数不同的中药在微量元素含量上的亲疏程度并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无机元素与肺经中药的归经作用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不同归经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