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1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05篇 |
口腔科学 | 21篇 |
临床医学 | 266篇 |
内科学 | 97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188篇 |
综合类 | 485篇 |
预防医学 | 226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242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204篇 |
肿瘤学 | 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目的:探讨1例类孟买血型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红细胞和唾液的A、B、H抗原;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
ABO和FUT1基因序列,通过家系调查分析该血型的发生机制及遗传学特点。
结果:先证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红细胞上未检出A、B... 相似文献
4.
5.
6.
OPCAB同时行左心室室壁瘤缝缩术20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尝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进行室壁瘤缝缩术,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206例左室室壁瘤病人进行手术。病人术前均存在心绞痛症状,同时伴心功能不全或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为Ⅱ-Ⅳ级。术前射血分数平均0.41±0.06,左心室舒末内径平均(57.4±6.8)mm。不停跳下进行室壁瘤线性缝缩,比较术前及术后相关心功能指标。结果 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0.5%(1/206例)。平均移植血管(2.9±0.9)支。复查时所有病人均无症状。心功能及射血分数均显著提高(P〈0.001)。左心室舒末内径显著缩小(P〈0.001)。结论 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进行室壁瘤缝缩术是可行的,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心功能、自觉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双根清脑汤加减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92例中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及对照组(n=46),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根清脑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欧洲卒中量表(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及内皮素-1(ET-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L-6]、免疫功能[CD3*、CD4+及 CD4+/CD8+]、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7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TXB2、ET-1、IL-8、hs-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SS评分、NO、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根清脑汤加减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症因子,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是冠心病(CAD)的主要类型之一,症状以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为主,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聚和冠状动脉循环功能改变的动态过程,久病累积多个系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列为推荐进行针刺治疗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心肌缺血时,以内关穴为代表的相关穴位会出现明显的敏化现象。针刺敏化态穴位如内关穴可以更好地调节神经系统,影响相关信号物质和离子通道,增强心脏的自我修复功能,故而内关穴被视为慢性冠脉综合征穴敏现象在临床治疗中的代表性穴位。本研究通过总结针刺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效应机制,进一步探讨了穴位敏化理论与其机制的相关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金银花颗粒在旋风分离器中的运动行为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设计参数和操作工艺条件下,颗粒在设备内部的运动过程变化规律。方法 基于仿真模拟技术,考察受不同设备长径比、入口进气雷诺数、颗粒质量流量3个因素影响的金银花颗粒在分离器内的运动规律,并以金银花颗粒得粉率为验证指标参数,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通过仿真模拟得到了各个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金银花颗粒运动轨迹分布,计算出了对应设备的颗粒得粉率。提出金银花颗粒分离的最佳工艺建议为设备长径比5∶1,入口进气雷诺数3.23×104,颗粒质量流量80.1 mg/s,得到的金银花颗粒得粉率为96.30%。结论 为旋风分离器内金银花颗粒的有关研究提供指导,同时改善旋风分离器在控制和设计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