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7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30篇 |
内科学 | 55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74篇 |
综合类 | 245篇 |
预防医学 | 10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8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2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第三军医大学近年在临床、预防、检验、护理等不同专业的表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的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了病案教学法尝试与探索。48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病案教学法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病案用药分析可用于药理学教学的课程导入、课堂举例、课堂结尾、课后作业、阶段复习等教学环节,也可用于课终考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病案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相长,既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开发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归纳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晓辉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7):979-979
双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药组成。主要成分为绿原酸、连翘酸、黄芩甙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对病毒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对一些细菌感染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双重抗感染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扩大和使用人群的增加,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4.
6.
食管良性狭窄金属支架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至2005年底我们收治了14例食管良性狭窄金属支架置人后出现食管再狭窄、严重反酸、胸骨后疼痛、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7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与PASI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3例银屑病患者进行PASI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全自动酶标仪对患者组和15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gM、IgG、IgA及补体C3、C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患者PASI呈正相关(r=0.845,P〈0.01);补体C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患者PASI呈负相关(r=0.699,P〈0.01)。而CD3^+及CD4^+T细胞、IgG、IgM、IgA及补体C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CD8^+T细胞百分率及补体C3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医学高校实验室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高校实验室是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主战场,其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实验室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然而,目前仍较广泛存在经费短缺、仪器匮乏、小而全、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验室建设的水平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心肌细胞收缩是由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收缩期增高引起的。[Ca^2 ]i增高的多少是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输出量的主要调节机制。而胞浆收缩Ca^2 主要来自于胞外钙内流和肌浆网(sacroplasmic reticulum,SR)的钙释放。本介绍心肌细胞收缩胞浆Ca^2 浓度升高的机制与部分调节因素的分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