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1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87篇 |
内科学 | 10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61篇 |
综合类 | 182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眼科学 | 45篇 |
药学 | 6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6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建生理学精品课程促进生理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生理学精品课程的评建过程,对生理教研室的师资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成为精品课程应做的工作、具备的条件以及精品课程示范作用的目标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探讨益气活血冲剂口服后对格拉斯哥(Glasgow)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药物的运用、护脑治疗及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冲剂口服,两组疗程一个月,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显效率平均为75.16%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有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0例先天性佛氏窦瘤破裂的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2年 5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 40例佛氏窦瘤破裂 (RASV)病人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 34例 ,女 6例。年龄 12~ 49岁。病程 2d~ 2 6年。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心悸、气促 ,其中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7例。 17例突然发病 ,有较剧烈体力活动史 ;2 3例起病缓慢。轻至重度右心衰竭 19例 ,心前区均可闻及典型连续性杂音 ,伴有双期或收缩期震颤 ,体动脉压差增大。全组均经心脏超声 (UCG)检查 ,除 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外 ,余均确诊 ,其中 5例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导管检查 3例 ,均证实心室水平有左向… 相似文献
4.
6.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板层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98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30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芙托洛尔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能提高疗效,同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超声微泡介导bcl-x1基因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混合培养Long Evans大鼠RGCs,并建立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损伤的RGCs凋亡模型。将体外培养的RGCs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NMDA组),C组(bcl-x1转染+NMDA组);其中C组在加入NMDA前48h用超声微泡介导bcl-x1转染RGCs。转染48h后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的bcl-x1蛋白水平;加入NMDA36h后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DNA片断。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表明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bcl-x1蛋白表达水平有差异,AO/EB检测发现B组可见大量凋亡小体,C组可见少许凋亡细胞。琼脂糖电泳检测亦发现B组呈典型的DNA“梯度”条带,而A组和C组无明显的DNA“梯度”条带。结论超声微泡介导bcl-x1基因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有一定作用,有可能为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接受减压术的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的电生理观察,证实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不是完全变性,可能残存一部分传导阻滞的纤维。
方法:选择2005-03/06北京世纪坛医院面神经研究室收治的31例单侧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平均病程97.3d,所有患者House-Braekmann分级(Ⅰ~Ⅵ级,评级越高,面神经麻痹程度越重)均为Ⅵ级,并接受了经乳突颞下人路面神经减压术。术前检测双侧降口角肌的动作电位和F波,比较振幅和时程,术后第7天复查,比较手术前后动作电位的参数变化,并评定House-Braekmann分级。
结果:3l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侧动作电位:术前26例检测到,术后均检测到,术后平均振幅较术前显著增高[(324.73&;#177;384.02),(94.48&;#177;88.15)μV,P〈0.01];术后平均时程较术前显著长[(11.64&;#177;7.86),(4.10&;#177;3.08)ms,P〈0.011。②F波:术前均未引出,术后3例(10%)引出。③术后7d内87%的患者(27例)出现运动恢复,22例患者达到House-Braekmann Ⅴ级,5例患者达到HouseBrackmann Ⅳ级。结论:①完全性面神经麻痹不等同于全部面神经纤维变性,大多数患者仍然残存着相当数量的传导阻滞的纤维,不能随便认定患者的面神经纤维100%变性。②F波消失的患者预后差,保守治疗无效,及时的面神经减压术能够有效解除传导阻滞,从而表现出术后早期的临床恢复过程。③术后早期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时,肌电图随意动作电位比F波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